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03日

清风明月同悲喜

□蔡景森

有幸做亲朋,人间各一程。烛台燃旧事,香火递心声。

但愿同悲喜,无从避死生。清风明月夜,或可再相逢。

在一次清明祭扫的过程中,看着烛台“出神”了一下,突然有种“相逢”的感觉,于是写下了这么几句感想。

各种记忆泛上心头,生死难避,想起一位又一位亲人朋友告别的画面,再一次难过了起来。清明时节,默念几句,在他们面前“报告”最近的情况,其实更多的是想要和他们一同“悲喜”,就如同生前一样。

纪念故去的人,除了忌日,就是这清明节了,当下时节,很可能是每个人一年仅有的一次认真思考生死问题的时候。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有很多路要认,很多山要爬,好不容易到了,要开始除草、点香、描字……一个地方花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现如今,骨灰大多安放在安息堂里,敬香后,基本就结束了,时间和程序都简省了不少,感觉也淡了些。

其实这种面对逝去的“淡”,从生时就已经开始。在外出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亲戚关系越来越疏离的当下,老一辈成了联系所有人的纽带,许多像风筝一样“飘”在外面的人,线就攥在那些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身上。逢年过节,拜访一下老人,其他人的见面,已经成了“顺便”。

当老人离开人世,身边仿佛听到了各种“断线”的声音。

又或者,那条线并没有断,只是转移到了安息堂里,各奔东西的后辈们,还会在这里相见。

人生无常,小时候无忧无虑,因为身边同龄人居多,死生之别很少。而互联网的到来,让“生离”越来越没感觉,毕竟无论在地球的哪一头,都可以随时用视频进行对话,只要“在线”,就永远有机会再见。于是真正的告别,就在“死别”了,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场告别多么重要,所有别离的难过,都集中在“掉线”那一刻。

但这种告别,却又是必然。

到了一定年纪,逐渐感受到每个人“各有各的一程”。有个短视频说一个孩子盼望长大,爷爷语重心长地给他留了一句——上面没了大人,你就成大人了。一开始,感觉这句话有点趣味,后来,渐感悲凉,再后来就平静了,上一辈的“告别”,往往伴随下一辈的成长。

原本该是“大人”去社交的事情,有一天,你去触碰到了。那些要参加的红白喜事,那些要填写的各种资料,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于是,你就是那个“大人”了。

经历多了,总有一天会平静,换个角度来看待“告别”这件事。

对于已经告别了的人,我们怀念的,不就是那些共情的时刻吗?假设他们还在,和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对所有的事,那么,他们就依然和你在一起。

不妨,试试这样的假设。

清风明月,愿同悲喜。

--> 2024-04-03 □蔡景森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5731.html 1 清风明月同悲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