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之际,流感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十分常见,呼吸科门诊往往会接诊不少咳嗽的患者,有些人还久咳不愈,为何咳嗽的“尾巴”这么长?
“很多人认为咳嗽仅仅是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其实不完全正确。”福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林婷说,咳嗽是呼吸系统重要的防御性反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等刺激时,就会引发咳嗽反射,以消除刺激,保护呼吸道的通畅。所以,咳嗽不完全是有害的,但是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给患者带来痛苦。
咳嗽按性质可分为干咳和湿咳,湿咳的标准为每天痰量大于10ml。咳嗽按时间可分为以下3类:急性咳嗽(一般是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大于8周)。急性咳嗽,常见病因主要有普通的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亚急性咳嗽,常见原因是感染后咳嗽;慢性咳嗽病因较多,根据肺部影像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肺部影像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肺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以干咳为主要症状。
林婷提醒称,治疗咳嗽的关键在于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轻度咳嗽不需要镇咳,若出现咳嗽严重、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可根据病因适当进行镇咳处理。
急性咳嗽:大多是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可辅助使用缓解咳嗽的药物,如咽喉含片等。
亚急性咳嗽:首先应明确咳嗽是否继发于先前的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治疗无效者,再考虑其他病因并参考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诊治。
慢性咳嗽:治疗慢性咳嗽,要积极查找病因,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咳嗽的缓解。若是药物引起的咳嗽,建议暂时停用该药,或必要时酌情选择他药,2—4周后大多能缓解;若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及变应性咳嗽引起的,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并定期随访评估;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发的咳嗽则要先治疗鼻咽炎,适当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需避免睡前进食,使用抑制胃酸及促胃动力药物,以缓解咳嗽;其他由肺部基础疾病所致的咳嗽,应针对肺部基础疾病进行治疗,之后咳嗽也能缓解。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