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永春县抢抓农时,围绕金线莲、沉香、黄杨等特色种植产业,因势利导做好春管工作,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金叶子”圆农民致富梦
上午10点,在一都镇仙友村,村民周添丁正在自家山林下的金线莲种植基地忙活着,对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金线莲进行管护。经过冬天的休养生息,金线莲进入春季生长阶段,一株株长势良好,片片墨绿色的叶子上金线根根分明。
“农历五六月播种,四五个月后转苗培育,再经过一年移植到林下。”周添丁说,仿野生金线莲种植栽培周期长,需要进行耐心管护。和普通的分株、扦插繁殖方式不同,他采取的是播种繁殖,加上林下仿野生的环境,培育出来的金线莲品质更出众,一亩地除去成本,可增收两三万元。
金线莲药用价值高,种植效益可观,有着“软黄金”的美称。近年来,一都镇农民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金线莲栽培,用这一片片“金叶子”托起致富梦想。此外,该镇还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森林资源,以“生态美 百姓富”为着力点,培育发展各种林下特色产业,在光山村、鲁山村、仙友村、林山村发展黄花倒水莲、黄杨、金线莲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共计600多亩,产值可达600万元以上。
“我们将不断探索林下种植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项目,打造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都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潘建洲表示,该镇将不断优化种植业、林业发展,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美丽园艺”变“美丽经济”
金柱农林场的林下种植项目是永春县第二届乡村振兴“师带徒”引凤项目大赛复赛的优秀奖落地项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该场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林农们发展信心十足。
走进金柱农林场,一株株珍珠黄杨沐浴着晨光,叶子油亮,长势良好。永春伟棉园艺场负责人林文生早早就来到林下黄杨种植基地查看黄杨生长情况,并指导林农们更科学地种植和管护。
“2021年,永春县发改局、林业局提出要将盆栽盆景产业规模化种植,与林下经济相结合。我由此得到启发,开始研究培育适合林下种植的品种,并进行小规模种植试验,取得了成功。”林文生说,永春县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下种植的先天优势,黄杨是很好的盆栽苗木,精心修剪和造型后的黄杨身价倍增,是一项朝阳产业。
经过潜心栽培和试验,林文生于2022年开始规模化培育黄杨苗木,并带动多个乡镇发展林下种植;两年时间,新建了8个黄杨基地,构建起一个培育、苗木种植、盆栽盆景和销售为一体的产销体系。“下一步要做大产业规模,一方面培育小盆栽盆景规模化种植,与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网上销售,另一方面要扩大林下种植规模,培育盆栽盆景素材,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积极加强技术交流,把我们的永春盆栽盆景与林下经济同步做好,共同致富。”林文生说道。
沉香种植助燃“永春香”
近日,笔者走进桃城镇卧龙社区石门头角落奇楠沉香种植基地,一年半树龄的沉香树青葱茂盛,长势良好,一眼望去绿意尽收眼底。农民们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浇水,一幅勤劳致富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春季是管理沉香的繁忙时节,现在每天都有五六个工人在整平、绑树、施肥。”沉香种植户王红迪告诉笔者,眼前的沉香基地面积上百亩,是福建祺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昱2022年底从广东招商引资投建的。沉香树一枝一叶都是宝,树苗种下去5到6年就可以采香,种植年数越长,沉香的价值相对越高,既可做饰品,也可提炼沉香精油,沉香叶还可以做成茶,整株沉香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
“如果按照目前市场上的边角料价格算,沉香一克在2元—8元,如果一棵6年树龄的沉香树平均有500克以上的产量,也有至少1000元的经济价值,这是以最低产量估算的市场效益。”福建祺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昱说,种植沉香是带动村民增收的好项目,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该县的香产业提供原材料,实现永春香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贯通。
近年来,永春县从广东、湖南、浙江等地引进沉香树种,并不断研究试验,择优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目前,该县种植6年以上的奇楠沉香树400多亩,约6万株。
(苏榆轴 章阿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