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肠杆菌,人们总是“谈菌色变”,容易将其与卫生问题以及疾病联系起来。其实,大肠杆菌也是“千菌千面”,它们并不总是扮演“坏人”的角色。今天,泉州疾控微检科专家带大家了解一下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又叫做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属于正常寄居菌,只有很小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如引起腹泻和炎症等。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体内的大肠和小肠下部,与人类和动物有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它可以帮助食物进行分解、消化和吸收,能合成维生素K和B,防止肠道中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还被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中,如分解垃圾、处理污水等。可见,大肠杆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大肠杆菌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黑化”,会跑到别的器官搞破坏,比如会引发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它还会跟随大便“出逃”,并附着到其他物体如蔬菜、水果等表面。这种情况下,如果蔬果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就食用的话,就会出现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烧等。对于老年人和幼儿,这种细菌的感染可能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物、水、密切接触传播,其中食物传播是大肠杆菌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预防大肠杆菌,应在饮食等习惯上注意——
食材要新鲜并清洗干净,肉类煮熟后再食用;生熟食材要分开,分区处理和存放,变质食物切忌食用;水和奶制品消毒后再饮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通过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休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情绪来共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吴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