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18日

世界遗产:东西塔上的齐天大圣

——记海上丝绸之路刺桐城诞生的“猴齐天”

东塔二层的玄奘与猴行者

“猴齐天”守护着泉州这座世遗城市

核心提示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2处世界遗产点使古老的泉州刺桐城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是这座世遗之城的一处重要遗产点,是泉州城市的历史地标,开元寺东西塔上的浮雕讲述了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来泉州开元寺考察,回日本之后发表了明代中国著名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诞生在福建泉州的惊世观点。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名册项目的泉州悬丝傀儡这一古老剧种的《三藏取经》傀儡戏古剧本,德国与法国学者撰写的关于开元寺镇国塔仁寿塔的著作《刺桐双塔》,明代中国思想大家李贽的评点《西游记》等,都对“猴齐天”有相当精彩的描述,为今天讲好中国故事、刺桐故事和泉州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迪与现实意义。

□李冀平/文

陈英杰/图

一、世界遗产开元寺东西双塔上的唐三藏取经浮雕群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是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保存下来的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商贸给泉州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的特征,体现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社群遗产的代表性。开元寺东西双塔堪称举世无双,是泉州刺桐城的标志,它经历了从木塔、砖塔再到石塔的建造历史过程。东塔学名镇国塔,嘉熙二年(1238年)以花岗岩改建,至淳祐十年(1250年)建成5层楼阁式仿木构造石塔,塔高48.27米;西塔学名仁寿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改砖塔为石塔,塔高45.6米,比东塔早十年建成。据《开元寺志》记载,东西塔每座塔有40个石柱、40个大梁和40个小梁,它构成了塔身5层的巨大的仿木建筑框架,正中塔心柱和辐辏梁直贯各层,搭连于塔壁和倚柱,石梁与梁托榫眼接合,形成应力牢固的一体,其建筑设计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创造力,建筑风格被史学家称为宋代“神圣和超自然艺术”,堪称中国建塔史上的创举。

1935年,德国学者埃克与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著出版了英文版《刺桐双塔》,这部著作详细论述了泉州刺桐城及泉州开元寺的历史概貌与开元寺东西双塔的佛教建筑艺术与双塔的浮雕艺术。在北平辅仁大学任教授的埃克拍摄了本书的照片并写了绪论,巴黎东方现代语言学院教授戴密微对东西塔上的雕刻和造像进行了考证与研究,并对东西双塔的建筑艺术与浮雕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刺桐双塔》是泉州千年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物证,对研究唐宋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及泉州历史、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曾捐资泉州开元寺(东西双塔所在寺院)的黄氏后裔黄奕住先生出资建造了双塔塔身周围的16个脚手架,让埃克教授顺利地拍下了整座塔身上的浮雕石刻照片。照片将这对被称为“花岗岩巨塔”的东西双塔上的浮雕石刻和唐三藏取经人物浮雕群第一次完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刺桐双塔》显示双塔各有五层塔身,塔身共计有80幅壁画。每幅壁画上各有两幅佛教人物的浮雕,总计刻有真人大小的浮雕160个。浮雕人物主要体现了佛教世界中的祖师和罗汉、真实或虚构的僧人,以及各种菩萨或护法神人物谱。须弥座刻有佛教故事、人物等叙事性石雕。东塔象征婆娑世界,体现了婆娑世界的佛化精神。西塔象征西方极乐世界,塔身从上至下交错雕刻着诸天神将、护法神、罗汉、高僧、菩萨、童子等浮雕。

在东塔第二层上雕刻了西天取经的唐三藏,西塔第四层上则雕刻了唐僧、“猴齐天”、白龙马及观世音4尊浮雕。西塔第四层南面上的唐僧形象,是位头项背后有圆光的僧人,高鼻梁、浓眉,大耳垂肩,衣服舒展,线条流畅,侧面双手合十,掌中生出莲花,似有花瓣飘落。图中莲花似指极乐净土莲花座。人物身前是一株花草。刻字记:唐三藏,即西天取经的朝圣者玄奘。四层东北面上的一尊猴头人身的猴行者形象特别显眼,他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颈上挂着佛珠,一手捧珠,另一手握大刀,刀尖吐雾。猴行者头部镶嵌着一只圆箍,身穿束腰短褂,脚蹬罗汉鞋,腰间系绳,绳子上垂一葫芦和一经卷,经卷上写“佛母孔雀大明王经”。整个造型虎虎生威,体现了人与猴、形与神在艺术上的统一。浮雕右上角刻有“猴行者”三字。浮雕左上角还有一位从云朵出现的僧人小雕像,头项背后有圆光,云朵似从猴行者刀尖吐出来,象征猴行者具有飞天的能力,也象征着“猴齐天”助唐僧西天取经后成佛的形象。四层东北面上与猴行者隔着塔门塔龛对应的还有一尊护法天神穿戴造像的龙太子,他头戴皇冠,左手握龙珠,右手持长矛,矛尖挂葫芦,葫芦口吐烟雾。烟雾中出现一匹驮着莲花的马,位于浮雕的右上角,题刻:“东海火龙太子”铭文。马鞍上搭着莲花,象征着白龙马助力取经有功,转生极乐净土。此处浮雕讲述了龙太子变为白龙马护送玄奘取经的故事。四层西面上一尊菩萨立于莲花上,脸上有髭须,头饰上有尊佛像(阿弥陀佛),手持插柳条的长瓶,这是中国民间大众非常熟悉崇拜的观音菩萨。但西塔上这尊观音是长有髭须的男相观音。此外,在迟于西塔建造的东塔,三藏取经的故事还在延续,在东塔二层西北面,一尊头戴帽子顶着圆光的僧人,手握一串念珠,脚边上有一只身着官服、手执笏板的猴子,这幅雕像雕刻了朝圣者玄奘与陪同他到印度取经的猴行者——“猴齐天”。

随着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衰弱,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兴盛起来。南宋偏安之后,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和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马可·波罗游记》写道:“只要有一艘载着胡椒驶向亚历山大港直往基督教国家的船,就有上百艘甚至更多的船只来到刺桐海港”“在这个城市的刺桐海港,载着印度香料和贵重器皿的印度船只络绎不绝”。从1225年赵汝适写《诸蕃志》,到元代汪大渊著《岛夷志略》,泉州刺桐城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航海贸易国也从58个扩展到了98个,展示了世界海洋和平贸易的潜力,以及泉州“刺桐和平精神”的感召力。随着各国商人来到刺桐城,也带来了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刺桐城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汇聚之城、和谐共存共荣之城,泉州清源山上的老君岩石雕像太上老君成为与之相融合的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其中,中印文化交流随着商贸友好往来而在泉州兴盛,从南北朝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泛海来泉州九日山翻译《金刚经》,到元代印度商人在泉州建成印度教寺庙番佛寺,泉州成为与印度佛教、婆罗门教等印度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宋元时期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在泉州这座多元文化的国际城市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在佛教寺院开元寺建塔时把中印文化交流的典范故事“三藏取经”中的人物形象雕刻在东西塔上,更显示出当时人们对这个故事的重视程度。还有学者认为这尊“猴齐天”是印度神话史诗《罗摩衍那》中那只能腾云驾雾、神通广大的神猴哈奴曼,它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刺桐城,落户在开元寺西塔,这体现了泉州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印证了历史上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同时更说明了在刺桐城诞生的“猴齐天”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体现了泉州世界遗产的交流价值与见证价值。

二、国外学者对《西游记》孙悟空诞生地福建泉州的研究

1983年日本学者北海道大学中文部教授中野美代子来泉州开元寺考察,对开元寺仁寿塔(西塔)四层上的猴行者浮雕进行现场考察研究,回国后在日本发表了“《西游记》孙悟空诞生在福建泉州”的观点,她认为泉州猴行者与300多年后问世的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如出一辙,是孙悟空最早的艺术形象,也是孙悟空的原型。

中野美代子1956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专攻中国文学,她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和著述活动,学识渊博,著述等身。特别是在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研究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她关于《西游记》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三部专著,这三部专著即《孙悟空的诞生》(1980年),《〈西游记〉的秘密》(1984年),及《与孙悟空的对话》(1993年),这三部著作同时译为中文,并作为世界汉学论丛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中野美代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深深体现在这三部研究《西游记》的著作和其他一系列研究论文中,特别是对孙悟空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化与世界各国对自然与人文猴子的研究,对《西游记》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地理学、民族学、宗教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在《孙悟空的诞生——猴的民间文学与〈西游记〉》这部著作中,她从《西游记》形成史略、猴的民间文学、西游记地理学、孙悟空与取经人、渡海的孙悟空与哈奴曼、孙悟空的诞生与起源等方面对《西游记》中孙悟空诞生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了深入的学术讨论。《与孙悟空的对话》则从解构学的角度,从猴子的形象、“顽空”与“悟空”、猴子与马、龙与猴子、雷及北斗七星与猴子、玄奘与虎、虎与孙悟空、孙悟空的同伴们、《西游记》中的妖怪们、周游各地的哈奴曼、《西游记》故事的“文法”等方面,通过与《西游记》孙悟空的历史及时空对话,深挖人物内在联系的逻辑,向人们揭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英雄人物孙悟空的传奇神话色彩。《〈西游记〉的秘密——道教与炼丹术的象征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吴承恩在《西游记》小说中运用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来写西游记中的五行思想、炼丹术、道教与民间信仰、戏曲时代与《西游记》、《西游记》的形成等社会学隐秘学解构学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这部神秘的《西游记》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以及中国社会厚重的历史人文精神。这《西游记》三部曲构成了她迄今为止研究《西游记》的主要思想和学术成果,与她在三部曲写作过程中的《三藏法师》(1986年)、《孙悟空是猴子吗?》(1992年)、《〈西游记〉——探访一个计谋世界》(2000年)等,共同构成了对《西游记》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

《西游记》是玄奘一行去印度取经的故事,从长安出发,一路沿天山廊道经流沙河、火焰山等西域沙漠地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真经,讲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的泉州刺桐城,却带给人们一个在吴承恩写《西游记》300多年之前的泉州开元寺东西塔上的《西游记》故事。中野美代子在《孙悟空的诞生》中写到,她1983年7月第一次到泉州,对东西塔上的浮雕群进行了调查,三藏取经浮雕群与《西游记》形成史的关系不仅仅限于猴行者,除唐僧外还有火龙太子、观世音等,特别是他与最早将西游记神化的南宋末期刊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简称《诗话》)相比,西塔上猴行者的浮雕则是更早几十年,其服装远比在《诗话》中猴行者的复杂。《诗话》中的猴行者穿白衣、戴隐形帽、手持金环杖。而西塔上的猴行者脖子上戴着饰物、腰际间悬挂葫芦和经卷、头嵌金环,手持大刀,有着比《诗话》更为精致的扮装。中野美代子在《孙悟空的诞生》中写到她专门前往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参观,那里主要陈列在泉州出土的用阿拉伯文字、八思巴文字以及泰米尔文字等雕刻的墓碑,还看到一块曾经是泉州印度教寺院门框的石柱横卧在那里,那石柱下半部分就雕刻着长尾猴哈奴曼。据泉州历史学家吴文良说,这块石柱是1947年在泉州市通淮门的城基内挖掘出来的。中野美代子认为,宋元泉州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大贸易港和繁华的国际化都市,除了众多的阿拉伯人外,还有印度人、意大利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外国商人来此居住。南宋初期的开元寺东西塔的塔基上仍然留有印度风格的浮雕,随处可见接受印度寺院式建筑风格影响的痕迹。这只在《罗摩衍那》神话史诗中印度人妇孺皆知的神猴哈奴曼,伴随印度与泉州的文化经贸交流,在宋元泉州人之间已传播开了。特别是猴子能在天上飞行这种罕见的能力,对孙悟空的人物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伴随着宋元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在泉州诞生了中国化的哈奴曼,成为《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文化源头。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版的《三藏取经》嘉礼戏

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名列其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则列于该剧种首位。中国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最迟汉代已出现悬丝傀儡艺术。悬丝傀儡戏,泉州人俗称为“嘉礼”或“傀儡”。唐末五代泉州籍道士谭峭在所著《化书》中记载了“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柯籍在《陈庐园记》中记述了泉州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显德中,济川归里修祭,用傀儡郭郎戏,观者如堵”,可以说至迟唐末五代泉州已有傀儡戏可供观赏,并在闽南地区流行。随着晋唐以来大批中原先民的南迁,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及华夏优秀的艺术与文化,由唐至宋元,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经济的繁华,民生的富足,社会的长治久安,推动了文化艺术的昌盛,也为嘉礼戏、梨园戏等南戏和南音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与文化氛围。

宋元时期,泉州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南宋偏安及南外宗正司迁置泉州,泉州成为当时中国的陪都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文化与艺术深深地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艺术相伴的宗教信仰、神祇崇拜等也进入了民间俗众的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中。特别是泉州作为国际大都市,都市文化生活相当发达,城内兴盛勾栏、瓦舍和百戏的演出,不仅民间戏曲、嘉礼戏演出活动盛行,连南外宗正司的皇族也有自己的家庭戏班。

泉州嘉礼戏《三藏取经》,作为“笼外簿”,是《目连救母》全簿中以取经为故事题材的嘉礼戏,清代道光年间才纳入“五名家”规制,同《李世民游地府》一起归入《目连救母》全簿。自荷兰汉学家龙彼得教授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等处发现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一书,并在中国重刻出版后,一批明代闽南戏曲选本再现于世。人们发现泉州这部用闽南方言写成的《三藏取经》嘉礼戏文,是明代写本的一个传抄本,也是研究《西游记》故事演变发展过程的重要文本。可以说泉州嘉礼戏《三藏取经》是目前泉州最具原始形态的取经故事,传承保留了宋元泉州嘉礼戏的民间故事与艺术风格,成为嘉礼戏班的演出戏本。嘉礼戏《三藏取经》,属于《目连救母》全簿第二部,共二十三出,可连续演出两个夜场和一个日场,时间长度将近12小时。《三藏取经》戏文是现存的唯一孤本,收入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全本共存八十九页,凡一百七十七面,前簿存八十八面,后簿存八十九面,前、后簿至少各缺一面,全本皆用毛笔竖写,连缀抄成。

三藏取经是发生在唐贞观年间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经历了从玄奘门徒写成的《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两部纪实近纪实的著作,到了南宋末出现了虚构神化艺术形象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到元代出现了吴昌龄写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和元末明初杨景贤写的杂剧《西游记》。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玄奘西域取经实现了从纪实到半神化至神化的过程,从玄奘为主角到孙悟空为主角的转变过程,经艺术形象加工提炼,完成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塑造的文学艺术高峰。泉州嘉礼戏《三藏取经》从戏文主角看,是以南宋初泉州流行的三藏为主角的戏文;从语言表达上看,它是以闽南话(泉腔)这一古汉语来写戏的,传承了更多中原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与民间艺术方言;从人物角色上看,陪伴取经的除有猴行者、白龙马之外,《三藏取经》中多收了二郎神等人物;从戏文内容上看,在第五出“收马”戏文里出现了“惹我心憔怍,提起大刀力你劈头斫”,这与东西塔上手拿大刀不拿金箍棒的猴行者,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高度一致,反映出了泉州版《三藏取经》嘉礼戏更原始的形态特征。

泉州嘉礼戏《三藏取经》与吴承恩《西游记》对比,作为明代写本的一个传抄本或转抄本,从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表达方式等方面看,更多的是吴承恩《西游记》成书刊行以前写的三藏西行取经的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粗略和单调,人物性格的刻画较简单,戏剧冲突较平淡。有些内容则是《西游记》中没有写到的,基本保持明代中叶以前泉州所流传的取经故事的原始形态。如,第四出《收猴》,猴行者齐天不是被压在五行山下,而是被锁在幽州野马桥下一深万丈的花闪琉璃井下,唐僧三藏去西天,途经此处,救得齐天出井,同他去西天。猴行者在嘉礼戏《三藏取经》中已用闽南人熟悉的方言称为“猴齐天”;第六出《收二郎》,西游记二郎神是天庭抓拿“猴齐天”的代表,但《三藏取经》中的二郎神在灌口山被唐僧收伏,跟随同往西天;第十五出《隔柴渡》,没写孙悟空入龙宫要宝,而是写了唐三藏在方广寺内过怀中桥跌落隔柴渡,龙王遣巡海夜叉扶入龙宫,后又被龙王送回的故事;第十六、十七出《天宫会》《讨和尚》写了哪吒再出世,安排斋筵,天王请五百罗汉赴宴,金禅罗汉唐僧被赐酒三杯醉倒在天宫里,由“猴齐天”呼请揭帝送回的故事;第二十一出《见大佛》,《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取经要过九九八十一难,《三藏取经》则写“得过三十六难,到此求取经文,三十六劫磨难尽,今旦从头各做起”。泉州版嘉礼戏《三藏取经》虽不以《西游记》中神化了的孙悟空为主角,但多了闽南人熟悉的半神化的英雄人物——“猴齐天”。今天泉州民间还有不少宫庙供奉齐天大圣。齐天大圣崇拜不仅在福建、在泉州,并传到台湾,两岸民间共同崇拜正义、勇敢、聪明化身的齐天大圣。

从泉州开元寺西塔浮雕的石猴“猴齐天”,到吴承恩《西游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顶石头里蹦出的石猴孙悟空,孙悟空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定格在吴承恩《西游记》书中的齐天大圣上。齐天大圣也就此成为英雄人物的代名词,成为世界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不朽形象。泉州这座诞生“猴齐天”的世界遗产城市,对今天我们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中国故事,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构建西游丝路齐天大圣这一国际IP与国际文化传播话语权,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024-04-18 ——记海上丝绸之路刺桐城诞生的“猴齐天”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7663.html 1 世界遗产:东西塔上的齐天大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