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晓陈祖昌这个名字,是在2017年参加泉州师范学院组织的首批军队转业干部岗前培训上。目视矗立于眼前的整体呈红色圆形的祖昌大礼堂,我若有所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愫,数十年来牵动着这位老人守护、见证家乡的建设与发展,用经久绵长的桑梓之情滋养着这座丰饶之地、泽润之城。
秋冬交替,自古总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但在晋江金井镇溜江村头,却是一幅“鱼龙引水争开路,鸟雀临门喜喋秋”(陈明玉诗《归舟》)的画卷。旅菲晋江侨领陈祖昌家族三代组团回乡了。游子归来,平日里恬淡宁静的小渔村热闹起来。听说陈家人来了,厝边头尾赶来招呼,邻家阿嫲捧出土鸡蛋,忙不迭塞到远方亲人手中。
寻根问祖,侨捐巡礼,畅叙乡谊。那些时日,由陈祖昌带领,陈家祖孙三代和来自我国香港、澳门,以及菲律宾的乡贤,共60余人,组成陈祖昌捐建侨爱工程访闽团,历时4天,走进省内五地,巡礼侨捐公益项目,感受家乡风土人情,品乡味、忆乡情。
陈祖昌,1935年出生在晋江金井溜江村,16岁那年随母亲到菲律宾。这位从泉州走出去的菲华实业家、旅菲侨领、中国侨联海外顾问、菲律宾龙威集团公司主席、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创会会长、民间著名慈善家,是我市倾力回报家乡的华侨标杆典范。如今,陈祖昌先生已到耄耋之年,但他对丰泽这片热土的牵挂,从来没有按下“停止键”,先后捐建清源山的泉州少林寺新山门、泉州师范学院陈祖昌大礼堂、“祖昌侨心园”活动中心等。后来,他又捐赠6000万元用于位于丰泽区的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相关项目建设。
细数陈祖昌先生漫漫慈善路,充满悠悠桑梓情。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陆续为家乡捐建幼儿园、小学、大学、医院、体育馆。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捐建的较大项目有晋江南侨中学大礼堂、教学大楼、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学生宿舍,金溜公路;宁德、龙岩等地的10多所侨心学校和大田公路;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游泳馆。他还在多个院校设立奖助学金,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名学生受惠,赞助设立和举办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暨陈明玉文学奖、“明玉杯”海内外华文诗词大奖、泉州端午诗会暨陈明玉诗词吟唱会等。
记得有一次,陈祖昌先生接受专访时,穿了一件不起眼的T恤,上面还有两个破洞。陈祖昌先生对此毫不在意,打趣道:“成大全者不拘小节,陈嘉庚先生为捐建厦门集美学校,破产过两次,我没有破产,还有破衣服穿。”
明月映桑梓。陈祖昌将浓浓的桑梓情,一点点、一步步浓缩在泉山晋水间,凝结在刺桐花开的时节,在这片热土上浓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