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22日

作业“熔断”

□本期主持:周培尧

“超过晚上9:30,写不完的作业也不用做了”……近日,广西南宁一所小学推出的教学新规,每晚9:30后学生要停下作业安心休息,即使未能完成作业,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对此,您怎么看?

用心减负 值得肯定

@四川黄根华:对于学生而言,合理的作息时间是保障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推行作业“熔断”,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同时,作业“熔断”之后,学生有更多时间自由支配,可以进行阅读、锻炼等有益的活动。因此,作业“熔断”并不意味着不做作业,相反是向学习效率要时间,值得肯定。

@鹿台一卒: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如何减、减多少却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坐而论道莫如起而行之,广西南宁这所小学推行作业“熔断”,勇于探索,精神可嘉,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窗口,各地教育部门不妨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找到科学合理的减负路径,真正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黄齐超:作业“熔断”是保护孩子的有益举措,它告诉我们,与其让孩子淹没在书山题海中,倒不如引导孩子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规定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教师违反规定,布置太多作业,家长也要据理力争,保护孩子的休息权。相信,只要家校紧密配合,作业“熔断”就能落到实处,让孩子真正受益。

不切实际 难以执行

@江苏胡建兵:作业“熔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但真正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在晚上八九点就做完了,而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夜里12点也完成不了。可见,要为学生减负,关键是学校必须合理科学地布置作业,否则,这样的规定反而会让学生和家长乱了阵脚。

@泥河牧歌:小学生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取决于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作业强行“熔断”并不现实。贪玩是孩子天性,实行作业“熔断”,恐怕会导致孩子养成做作业拖拉与取巧的习性,与设置作业“熔断”规定的初衷相悖。故此,减负应从教学超纲、作业海量重复抓起,而不是一刀切地搞所谓的作业“熔断”,做些表面功夫。

@河北孙建国:作业“熔断”表面上看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实质上却得不偿失。现实中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完不成作业就去睡觉,甚至孩子自己也未必敢于做不完作业就去学校。因此,要为孩子减负,就要从源头抓起,确保老师布置的作业控时、控量、适宜、适度,严格考核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量并切实问责,这才是治本之策。

因人而异 综合施策

@豫-张全林:作业“熔断”规定背后,仍然是一个作业量太重的问题。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能鞭打快牛,当然也不能任凭蜗牛式爬行。正所谓因材施教,学校不妨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特别是要对做作业不上心的学生加强管教督促,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不分情况“一熔了之”,显然不是负责的态度,也未必能取得减负的实效。

@龙泉: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作业很有必要,能够让老师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学校推出作业“熔断”规定,可能导致孩子学习主动性下降,出现磨洋工现象,得不偿失。治本之道应该是家校合力,老师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让作业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家长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其独立自主、高效完成作业,唯有内外合力才能破解症结。

@曹建明:作业“熔断”其用意当然很好,如果学校不从作业量上做好综合平衡,不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走访,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这样的规定也就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其实,要减轻学生负担保障其休息权,还是应该在提升课堂效率上下功夫,至于家庭作业则应在少而精、有针对性上做文章。如此,才能在根子上解决问题。

下期话题

据本社媒体报道,泉州市泉港区星空应急救援中心有一项特殊的规定,遇到社会捐赠,不管是来自受助者及其家属还是其他群众,都必须留出两个月“冷静期”,不接收出于感激心理的“冲动捐款”。救援队长年来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践行免费救援,劝阻受助群体基于个体情绪的冲动型行善。对此,您怎么看?下期茶座,邀您聊聊“捐款‘冷静期’”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

--> 2024-04-22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8194.html 1 作业“熔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