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22日

看着麻雀觅食

□曾剑青

(CFP 图)

小时候对于春天的到来最直接、最具体的印象和感觉,便是家乡庭院里的那一棵枇杷树。悄悄然,枇杷树一改之前光秃秃的枝丫在空中瑟缩、颤抖的“惨状”,树叶早已如盖,一派葳葳蕤蕤的景象,让人产生疑问,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旧貌换新颜”的?其实,寒冬未尽时的枝丫间已经有了青青果实,一粒粒圆滚滚挂满树梢,身上细毛如针似线,形成一个保护层。

随着气温加速升高,枇杷果子由青涩逐渐显出浅浅的黄,那黄开始发出成熟的信号,拉直了我们向上张望的目光。不久,阳光变得更加猛烈,刺刀般的光着火一样,但我们不害怕,心里挂念着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枇杷。成群的孩子蜜蜂般成天围着枇杷树转,我们成了枇杷树最亲密的伙伴。

那时,枇杷果往往是新一年里我们能吃到的最早亮相的水果。

一天,我看见地上掉了几颗未成熟的枇杷果,捡起来一看,果肉被啄出一个个洞来,被啄的枇杷肉流着汁液,未被啄的部分依然黄澄澄的,吃也不是扔也可惜,真是无奈至极。棕褐色的果核泛着莹莹光芒,那是不是枇杷果伤心的眼泪?是谁捷足先登了呢?是什么原因让枇杷果过早夭折呢?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偶然的一次早起,我看见一只麻雀蹦蹦跳跳从茂密的树上钻出并朝天空中飞去,原来麻雀是盗贼,在庭院的种植区跟我们争食来了,真气人。

父亲想了一个好办法,用稻草、树枝、绳子……编织出一个稻草人,高高擎起,捆在树上,稻草人的背上还有彩旗飘飘,迎风而动,麻雀见状不敢前来啄食,只是远远地望着,样子很焦急。平静了几天后,麻雀先派一只个头大的“探子”来侦察,它不敢靠近枇杷树,只是远远地绕着稻草人转了几圈,随即迅速飞开,叽叽喳喳地好像对着雀群说着什么。

麻雀好像识破了我们的“把戏”,稻草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不过两星期的时间,三五只、十只、二十只……成群结队的麻雀一哄而上,一树的枇杷果,不一会儿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它们集体出击,来势汹汹,算是壮胆式的赴汤蹈火吧,我们只能在树旁看护着,一见麻雀到,便敞开嗓子大声呼喊着,驱逐它们。可它们就像跟我们捉迷藏,人鸟之间拉锯战式的运动激烈、持久地进行着。麻雀在树上飞,我们在地上赶,终敌不过它们。

还是砍掉这枇杷树吧,母亲建议说。

父亲妥协了,与麻雀,也与自己。

父亲很幽默而富有哲理地说:“虽吃不到枇杷果了,但看着这一群群鸟儿飞来飞去的,也是趣味无穷。”

枇杷果引来麻雀无数,枇杷树又成了观鸟的舞台,生活的兴致也就多了一分。我一直不理解父亲的话,直到长大后,我终于懂得了。

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因为改变不了,而变得郁郁寡欢。为何不换个心态来看,看看改变不了的事实呢?也许会有更美的一面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

正视现实,拥有春天般的心灵,生活的欢愉便时时相伴相随。

--> 2024-04-22 □曾剑青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8202.html 1 看着麻雀觅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