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23日

与书店为邻

□向贤彪

小时候,家里没有自己的房子,靠租房栖身。记得在我十多岁时,家里向运输公司租了一间房子,面积虽小,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与新华书店仅一墙之隔,为我看书提供了便利。

记得那时书店里只有一位店员张阿姨,她与我母亲年龄相仿,人很随和且知性,喜欢读者来看书买书,还特意添置了几个小凳子,供小朋友看书用。

那时候学校很少布置课外作业,一放学我就到书店找书看。开始看的是小人书,像《三国演义》《西游记》《小英雄雨来》等,后来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风云初记》等长篇小说。一个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成为那个年代弥足珍贵的精神滋养。

有时候看书入了迷,书店到了打烊时间我还不舍得走,张阿姨并不催促,只是轻轻地把门掩上,让我继续看下去。有时候一本书还没读完,她破例让我带回家看,只是提醒我别把书弄脏了。拿回家后,我小心翼翼地翻着书页,生怕把书弄皱。然而,也有疏忽的时候,一次在给煤油灯添油时,不小心溅了几滴油在书上,我赶紧找来干布擦拭,结果还是把书弄脏了。第二天,我战战兢兢还书,担心阿姨取消我带书回家看的“资格”,谁知她并没有责怪,只是说“下次小心点”,让我把书放回了书架上。事后,我才知道,张阿姨自掏腰包买下了那本书。

读初中后,父亲为我制作了一个书架。开始一段时间,却有“架”无书,只是将课本和仅有的几本读过的书搁置在上面。为了充实自己的书架,我利用放学的时间,拣了一些旧报纸、牙膏皮等废品去卖,换回2元多,买回了几本新书。张阿姨知道我拾废品买书的事后,问我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书,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张阿姨所说的劳动,是协助她往乡下的学校送课本,我可以赚取一点劳务费。不久,我跟随她送了几次课本,在送课本下乡的途中,我的肩膀还磨出了水泡,但劳动是值得的,让我赚了7元。后来,我将这些钱都用来买书了,看着自己书架上的藏书逐渐多起来,心里充满了喜悦。再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一直与张阿姨保持联系,她还给我邮寄过几次书籍。

儿时家里租住房子,有幸与书店为邻,并结识了张阿姨这样的热心荐书人,无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与书为伴为友的窗,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窗,一扇照亮我人生之路的窗。

--> 2024-04-2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8368.html 1 与书店为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