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24日

世相观澜

雇人陪伴孩子 切莫甩手

●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做作业又陪到情绪崩溃……眼下,“儿童成长陪伴师”在杭州悄然兴起。这份新兴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90后”“00后”,既不是传统家教,也不是保姆阿姨,不需要做家务,也不进行课外培训,主打一个“陪伴”,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在陪伴中观察孩子的习惯并引导调整。(4月19日钱江晚报)

付彪点评:陪伴儿童是父母的天职。但当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应酬、打拼时,“儿童成长陪伴师”应运而生,并因高学历要求和高薪水回报,受到求职者关注。应该说,“儿童成长陪伴师”是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无暇陪伴孩子的空缺,但也暴露出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缺憾。要知道,再好的陪伴师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始终无法替代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所带来的亲情与关爱。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不少教育专家特别指出,需要警惕部分家长把陪伴孩子的任务全部交给陪伴师,自己却乐得当“甩手掌柜”,还需要警惕校外培训人员“换个马甲”上岗,继续从事学科培训工作。

查获“特供白酒” 破除“特权”

●对外宣称“特殊渠道直供酒”,实为低价散装白酒,每瓶平均非法获利上千元……近期,浙江台州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制售“特供”“专供”假酒案,捣毁窝点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查扣标有党政军机关等字样的假酒20余种1300余箱。(4月19日新华网)

徐建辉点评:“特供茅台”成本价不到50元、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特供”酒均为假酒……看到这样的调查报告,那些笃信“特供产品”和“特供荣耀”的人要情何以堪。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种“特权迷信”心理,制售假冒“特供”产品坑人骗钱。这种制售假冒“特供白酒”行为,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更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了特权崇拜、特权腐败。目前社会上所谓的“特供”商品,不局限于白酒,还包括“特供香烟”“特供食品”等。它们往往以高价出售,实际上并无特殊之处,甚至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我们不仅要拆穿“特供白酒”的假冒伪劣“画皮”,更要对“特供”现象及背后的特权心态和腐朽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和整治。任何打着“特供”旗号的商品及其制售、宣传行为,都该被彻底下架和严格禁止。

无噪声广场舞 值得推广

●近日,深圳市盐田区推出“无噪声广场舞”,积极动员民间广场舞协会参与使用专用蓝牙耳机,吸引全区4个街道共18支广场舞队伍“尝鲜”使用,为辖区的夜晚按下“静音键”,实现“政府主导、街道发动、社区落实、企业参与、群众受益”。(4月19日央广网)

杨玉龙点评:一边是大叔大妈们的“歌舞升平”,另一边则是周边居民饱受噪声侵扰的愤愤不平,全国各地因广场舞噪声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要有效破解这个症结,“降噪”是必选项。“无噪声广场舞”借助技术力量,舞者一人一副耳机,同步接收同一舞曲,既能像往常一样翩翩起舞,而现场再也没有大分贝的音响扰民声,可以说是双赢之举。小小广场舞,文明大考量。广场舞往往集中在公园、广场、街区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无声广场舞”虽然少了些热闹氛围,但却纾解了由此引发的噪声问题,背后体现的是城市管理中的智慧元素,更体现了与人为善的美德。希望有更多城市的广场舞爱好者加入“无声”广场舞大军中,为周边居民打造更加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促进社区邻里关系文明和谐。

医院“刷脸”挂号 审慎使用

●近日,北京市民刘先生向媒体反映,他在某医院小程序挂号时,不仅需要先填写就诊人信息,还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但另换一家医院后,只需填写就诊人信息就能预约挂号。他表示,人脸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有些医院“刷脸”属于随意和过度索要个人信息。(4月20日《工人日报》)

王琦点评:医院增加人脸识别等验证环节,可能是出于对“黄牛”倒号的担忧,但是防治“黄牛”应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如强化线上挂号系统的技术防护、严格审核挂号信息的真实性等,而非以牺牲患者隐私为代价。从患者体验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环节显得多余且繁琐,医院作为服务机构,理应提供简洁、高效的挂号流程,而非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从法律角度来看,医院在采集患者信息时应遵循“最少够用”原则,而人脸识别信息并非挂号的必需信息,强制采集这一信息可能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尤为重要。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应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审慎使用“刷脸”挂号做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环境。

--> 2024-04-24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8559.html 1 世相观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