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5月09日

持续完善老年人福利 为幸福晚年“加码”

补贴政策让老人在养老院生活得更美好

为老人的家里安装智能烟感器

在老人家中的浴室安装扶手

上门为老人剪指甲

泉州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132.2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比例17.04%。预计到203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200万人。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泉州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多部门在医疗、出行、住所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完善老年人福利,着力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让老年人吃好、穿好、住好,而且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落到实处,营造了敬老、孝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融媒体记者 柯丽娟 张小玲 刘燕婷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刘金国 黄伊凌 文/图

出台补贴政策 让老人住得起养老院

近年来,泉州市民政局通过出台各类补贴政策,着力补齐养老服务短板,重点围绕特困户、低保户等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和入住养老机构难题,持续加大兜底保障,不断提升福利待遇水平,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住不起”情况得到有效缓解。

据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自2015年起,就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低保边缘人口中失能、失智对象和留守、空巢、孤寡等特殊困难对象”中的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未领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金的老年人为基数,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引入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此外,我市还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对低保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中失能老年人,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护理补贴。

我市落实中央财政支持完全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贴,鼓励更多的县(市、区)出台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安溪县试点出台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按自理、半自理、全护理三个等级,对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750元、1000元补贴。在安溪县试点成功基础上,我市已有9个县(市、区)陆续出台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

晋江、石狮开展长期照护险试点,将困难老年人纳入长期照护险范围,提高照护服务水平。有的县(市、区)则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资金补贴等方式,让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能“进得来”“长久住”。截至2024年2月底,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5033人,其中特困对象和低保户1589人。老年人“住不起”问题得到充分改善。

投入福彩公益金 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2023年,泉州被民政部、财政部列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地区,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2839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配套3000万元用于养老事业发展。2017年至2023年,市级福彩公益金已投入14840万元用于养老事业发展。2024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福彩公益金3000万元用于养老事业。

泉州市民政部门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为更多有生活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或提供各类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予以建设补贴,每张床位建设补贴最高不超过8000元。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未设置家庭养老床位但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所需费用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予以补贴。

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支持公益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方面,福彩公益金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基本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为泉州民政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老年人福利方面,福彩公益金主要用于支持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推动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动长者食堂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能力等项目。

进行适老化改造 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为帮助困难老年人改善居家生活环境,提升居家生活品质,2020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帮助我市困难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2020年至2023年,我市共推动鲤城区、泉港区、台商区、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永春县7个县(市、区)494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合计下拨省、市资金742.2万元。此外,各地也积极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其中,安溪县自行推动改造350户、永春县自行推动建设263户。2020年到2021年,每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省级补助1000元。2022年到2023年,每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合计补助经费2000元。

不仅要让老年人住得好,而且还要住得安全。泉州市民政局、财政局、消防支队沟通协商,将“火灾智能预警”列入试点工作,市民政局划拨93.26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各县(市、区),2019年至2020年期间,已为4663名农村留守老人卧室免费安装NB-lOT“智能烟感”。老人家中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烟雾报警器就会通过光电传感器传送信息到户主、辖区安全员手机中,这可以提前预防火灾事故发生,让老人在家更加安全。同时,市民政局鼓励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提请当地政府,将推广应用“智能烟感”纳入为民办实事、养老、助残等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各地资金情况扩大安装范围、增加安装数量。

出台优待措施 惠及老人日常生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我市出台多项优待措施,惠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方面,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可免费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在看病求医时,可享受医疗机构优先优惠服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中的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应缴纳的资金,可由医疗救助基金或政府部门帮助解决。

在老年人的出行服务方面,我市通过发放爱心卡、敬老卡等措施,积极落实老年人公交出行优待政策。据泉州交发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心市区老年人可优待乘车的公交线路达112条。2023年年底,泉州市首次投用“适老公交车”新车型,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乘车需求,老年人公交出行优待服务不断提升。

此外,我市的旅游景点(私人除外),均可让符合优待条件的老年人免费游览。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老年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老年人可以免费进入参观和锻炼。公共体育场所内经营性场馆向老年人减免开放。

发动“银发力量” 提升老人成就感

退休不褪色,我市充分鼓励老年人发挥退而不休的精神,引导银龄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公益慈善、移风易俗、民事调解等活动,提升老人成就感。

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各级老干系统大力引导广大老同志投身志愿服务,积极在城市建设、古城保护和防抗台风等方面继续发光发热,为奋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贡献“银发力量”。

泉州老年大学协同市老教委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总数达34.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28.5%,普及率、入学率居全国、全省前列。

泉州市老科协创新科普形式,组织编撰世遗泉州“海丝名城”科普丛书,启动“科普进民企”系列活动和“银龄科普行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组织专家撰写调研报告建议,供市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在风俗民情上,老年人协会更是发挥重要作用。晋江市东石镇白沙村和郭岑村存在嫌隙多年,镇里牵头两村的村两委和老年人协会成立破除旧俗禁锢的工作专班。去年,两村的老年人协会会长共同摔碗为誓,正式破除两村150多年不通婚的习俗。

--> 2024-05-09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0419.html 1 持续完善老年人福利 为幸福晚年“加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