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阳光穿过稠密的树叶,将粼粼光斑洒在病房中一对母女的身上。那位母亲的鬓发好似染上白霜,脸上愁云密布,她轻靠在一位年轻女孩的怀中喃喃自语,而女孩则不停地轻声安慰她说:“妈妈,别怕。”
在肾病科轮转期间,我时常会为这对母女驻足,或许是因为那位多愁善感的母亲,又或是因为那名在高强度护理下仍对母亲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女孩。
这位母亲是一名老年患者,她入院治疗是因为身体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气喘,由于还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入睡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胸腔积液的问题,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手术。当我们来到病房向这位患者阐述病情时,她的女儿神色忽然变得慌张起来,赶紧跟我们说:“医生,我过去你们的办公室了解具体情况吧。”后来交谈时,那位女孩才告诉我们,由于自己的母亲一直很害怕住院,入院前就已经好几天未能睡个安稳觉,她担心如果听到病情,母亲会更加焦虑难眠。说到这,女孩有些哽咽,眼中也泛起泪光。那次交谈后,我陪着女孩在走廊中坐了一会儿,听她说起自己从未见过母亲如此胆小的模样,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本该是老照片中年轻时快乐的模样,抑或是儿时所见的勇猛果敢的样子。我安静地听着女孩的讲述,心想此时能给予她的最有效安慰就是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听了女孩的倾诉,我知晓了为何她害怕失去这个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明白了她为何不能在母亲面前展露自己的不安情绪。她说,自己必须变得更加坚强,才能成为母亲的坚实后盾。
由于那位母亲的病情紧迫,入院当天就安排了手术。为了更好地进行无菌操作,在手术开始前需要请家属离场。但就在这时,那位母亲突然情绪失控,一头埋进女儿的怀中,就像害怕打针的孩童一般泪流不止。女孩只能紧握着母亲的双手,小心翼翼地请求医生,多给她一些时间来开导母亲。得到医生的允许,女孩轻拍着母亲的肩膀,轻声说道:妈妈,你还记得吗?以前小时候我害怕打针,你也是这样抱着我,抱着抱着我就长大了,现在换我来保护你了。妈妈,有我在,你别怕……在女孩耐心的开导下,这位母亲终于不再紧张,也愿意接受手术。而这次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中术后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女孩也如释重负。后来查看病房时,我发现女孩仍然和之前一样,会不时抱着自己的母亲,一边抚摸着她的银发,一边轻声与她聊天,而令人欣慰的是,那位母亲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我想,那应该就是女孩口中母亲曾经快乐的样子。
病房里充斥着许多人世间最极致的情感,比如血浓于水的亲情。就像这对母女的故事,并非个例,与之相似的情景时常会在病房中出现。对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从一声啼哭中来到这个世界,从襁褓赤子至独当一面,在咿呀学语中脱胎换骨,母亲是唯一与我们分享过心跳的人,而倾注心血于子女成长的,也是母亲。正如在每个落日余晖下,总会有一位女孩向母亲敞开怀抱,轻声说着:“妈妈,别怕。”从前,母亲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长大后的我们也应该成为母亲的伞,为她撑起一片天,守护她健康平安。
(作者系泉州医高专2020级中医学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