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5月22日

把敬畏生命放在智能驾驶之上

□黄祖祥

据本报报道,近期在沈海高速公路泉州境内发生多起因使用车辆辅助驾驶功能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及险情。其中,有的是因车辆定速巡航系统故障,导致汽车无法减速;有的则是司机过于依赖辅助驾驶功能,因注意力不集中酿成车祸。如何正确认知、合理使用包括辅助驾驶功能在内的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当前一大社会热点。

近年来,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中国企业投身创新实践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持续的创新投入,在市场竞争、开放合作中形成了领先优势。在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中,智能驾驶技术成为众多车企集体追求的核心竞争力,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等多领域进行深度研发,催生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泊车、智能刹车、智能指引等一系列新技术,让智能网联汽车“更懂路、更懂人”,驾驶人开车的体验感、舒适性更强,越来越“聪明”的汽车正重新定义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因过度依赖、滥用智能驾驶技术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案例层出不穷,引发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是否安全可靠、如何合理使用的担忧和争议。深入探究这些事故背后的成因,除了智能驾驶技术当前还不够成熟完善外,更与驾驶员的思想认知误区有着直接明显的关联。

按照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汽车智能驾驶共有L0至L5六个级别,L3级是分界线,以下为辅助驾驶,以上为自动驾驶。现阶段,我国汽车销售市场上不少车企推出的乘用车型都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并不具备真正的自动驾驶功能。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扩大“生意”和博眼球流量,有些车企故意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通过夸大功能、过度宣传,让辅助驾驶系统获得了“超额”的接受度、信任度。加上一些自媒体、网络主播片面、极端地宣传“自动驾驶”的科技感、刺激感,导致很多人认为只要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就可以解放双手双脚,无形中透支了对智能驾驶的不合理期待,觉得开车时偶尔分心玩手机、闭目养神也没关系,反正有智能驾驶系统兜底替开,从而放松对驾驶风险的警惕。

实际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误将“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稍有不慎就会付出“血的代价”和“生命的代价”。各地交警部门反复提醒,驾驶员要对目前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概念有清晰认识,驾车时要以人控为主,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人机共驾”才不会“一失万无”。

回归汽车本质,对人的保护与安全始终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在智能汽车进入辅助驾驶高速发展期,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优势、潜力,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风险和局限性。

站在车企角度,为了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兴行业能够长远健康稳步发展,在宣传辅助驾驶功能时应该更加谨慎、规范、客观,不要过分、夸大宣传,应给予消费者更全面细致的认知和指导,明确相关必要操作及注意事项等,让消费者正确认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站在用户角度,一定要牢固建立安全驾驶意识,不能为贪图便捷、舒适,把“人脑系统”彻底让位给“车机系统”,放弃基本的操控意识,并形成错误、可怕的开车习惯。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需要把这一优势持续保持住、发展好。但全社会都应把敬畏生命放在智能驾驶之上,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一切创新和创造都应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一切体验和应用也应以敬畏生命为准绳。只有“智能技术+安全意识”,这样的科技创新赋能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让生命更可贵。

--> 2024-05-22 □黄祖祥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2334.html 1 把敬畏生命放在智能驾驶之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