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一种心理和生理感受状态。从心理层面来讲,压力是当人们面对各种需求、挑战、困难、期望等情境时,所体验到的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
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让我们产生焦虑、紧张、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大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泉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中心负责人、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刘华杨提出“八施法”,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缓和情绪、放松大脑,克服消极心理反应,积极面对各种挑战。□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刘华杨说,压力的来源多种多样,可能包括工作压力,如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竞争激烈等;生活压力,如经济问题、家庭关系、健康问题等;社会压力、如社交期望、舆论影响等。适度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们的动力和潜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完成任务,但长期过度的压力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心理疾病、身体疾病,或降低生活质量。
急性压力通常会引起身体和心理的即时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紧张焦虑等,但一般在事件结束后,压力也会较快缓解。长期慢性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更为深远,往往会对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8种方法让你摆脱精神内耗
好的减压活动与方式是能够同时满足有意义、有目标、有难度、身心健康四个维度。刘华杨说,引发快乐心情的方法有“颜施、身施、言施、心施、眼施、情施、息施、食施”。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
颜施。颜施—迪香式微笑,笑容饱满,牙齿露出,嘴角肌上扬,颧骨肌上提,使面颊提高,眼角肌收缩使得眼周有小皱纹。即笑达眼睛。
身施。适当运动,比如,可以做瑜伽、打太极、仰卧起坐、做深蹲。有研究表明,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情绪稳定,提升学习能力,提升专注力,延缓衰老。
言施。对感恩的科学研究表明,常怀感恩的人更健康、更幸福、更乐观,朋友更多;不容易抑郁、嫉妒、贪婪或酗酒;怀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成绩更好,较少头疼、胃疼等身体疾病。
心施。做事尽可能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注重体验过程,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参与活动,会让人更有幸福感。
眼施。发现和体会生活的美好,比如,闻香减压。闻香主要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的杏仁核。当闻到适宜香气时,可能会影响杏仁核的活动,进而对情绪状态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作用,建议利用休闲时间养花种草、烹饪烘焙,最好能多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情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达情绪,比如,书写、画画、运动、唱歌、跳舞等,也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倾诉或交流,得到情绪的疏解和情感的支持。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息施。睡眠方面,建议早点休息,不要熬夜,良好的睡眠对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稳定情绪很有帮助。
食施。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到点吃饭,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少抽烟喝酒,注意补充水分。
必要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支持和各种形式的帮助,从而有效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