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森森/文 受访者/供图)在泉州开元寺,一座座流动的“花园”绽放着,吸引游客驻足拍照。6月4日,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举办了以“世遗泉州 缤纷海丝”为主题的文化走秀,将非遗与世遗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在活动现场,22位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师生模特队头戴蟳埔簪花,手持蟳埔簪花团扇,身着马面裙套装,迈着自信大方的步伐。非遗“连线”时尚走秀,让围观群众纷纷赞叹:“簪花配上珠绣团扇,真是太美了!”
“这套马面裙和团扇都是由我校服装专业师生设计、制作的。”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徐敏同学告诉记者,团扇是在泉州珠绣代表技艺传承人陈克忍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亮片、珠管和毛线等材料制作而成。师生们采用金苍绣和珠绣技艺,将泉州22个世遗点绣在马面裙套装上,充分体现了宋元时期中国泉州的世界海洋贸易文化特色。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秀不仅是对泉州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职业教育成果的一次有力宣传。”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助理、职教处主任李晋源告诉记者。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泉州市文联主办,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承办,是一次“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积极开展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和传承者进校园,开设相关课程,深挖非遗资源,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