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2日

闽南“避暑粥”

□黄 颖

闽南人称番薯为“地瓜”,顾名思义是地里长出的瓜。而地瓜粥是闽南人日常餐桌上的“老朋友”,尤其是到了夏季,它更是常驻于“避暑粥”之列。

我家煮地瓜时,习惯把它刨成丝状,或者滚刀切成块状,但地瓜块煮熟后放凉了会变硬,吃起来口感不好,反而刨丝的地瓜烹煮后会格外的香甜,就算冷吃,口感也很好。因此家里只要做地瓜粥,就会选择将地瓜刨丝,再与大米和清水一起混合炖煮。过去夏日早上,家里大人会先煮一大锅地瓜粥晾凉,等我放学回来,就能舀一碗来消暑解渴,往往一口带着凉意的地瓜粥下肚,顿时就感觉通体舒畅。炎炎夏日,大人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胃口不佳又觉得吃不下饭的时候,就会炒一盘空心菜,做一碟小葱拌豆腐,就着地瓜粥来唤醒累趴的味蕾。我想这大概便是为何一到夏天,地瓜粥就频繁亮相于闽南人三餐的原因吧。

地瓜其貌不扬,甚至有时长得“歪瓜裂枣”,但这并不影响它被闽南人喜欢。连美食家汪曾祺也曾说:“我对于土里生长而类似果品的东西,若萝卜,若地瓜,若山芋都极有爱好,爱好有过桃李柿杏诸果,此非矫作,实是真情。”夏日里,地瓜除了可以熬成粥和甜汤,也可以切片晒干再煮成“薯箍汤”。制作这些食物并不需要精湛厨艺,只要将地瓜与水或米同煮,就能做成带有闽南风味的消夏佳肴。

除了地瓜粥,绿豆粥也是闽南人熟悉的“避暑粥”。过去物资匮乏时,豆子大多不是新鲜采购的,因此母亲每次要做绿豆粥前,会检查一下绿豆是否有被虫蛀,仔细挑出空心的豆子以及掺杂的小沙子,剩下的绿豆才能拿来烹煮。过去讲究点的人家煮绿豆时,会按先后顺序来烹煮豆子和米,而不讲究的人往往直接就将绿豆和大米一锅炖。煮熟后的粥汤黏稠,绿豆还会“开花”,趁热加点白糖,再打来一大脸盆的井水,将整锅绿豆粥放置在井水中,母亲说这样做能“锁住”粥的香气,还可以给粥保鲜,夏日里就算没有放进冰箱中冷藏,也不容易变馊。

我尤为喜欢的绿豆粥吃法,是搭配从咸菜缸里捞出的腌芥菜或者腌芥菜头。将这些咸菜洗净后用热油翻炒一下,拿来配佐清爽的绿豆粥一起吃,甭提多美味了。

绿豆一身是宝,不仅可以食用,外皮还可以用来做枕芯,听说能够去除积存在头部的热气。过去在闽南地区,不少大人都会在入夏后给小孩特别缝制一个绿豆枕,我小时候就拥有过一个。记得母亲那时是将洗净的绿豆先放到少量冷水中浸泡数个小时,再把它们倒入锅中加水烹煮,直至把绿豆煮烂。绿豆被高温“脱壳”后,表皮会浮在水面上,母亲这时就用漏勺快速将它们捞出,再放于太阳下晾干。锅里剩下的绿豆沙,往里头加点白糖,搅和均匀后盛到碗里,添点冰块进行凝固就变成绿豆沙冰了,这也是我童年时期最爱的夏日零食。

还有麦糊粥,同样是过去闽南人在夏季常吃的一款粥。春末夏初新收的本地小麦,提前一天泡软打碎制成麦粉,在白米粥即将煮熟时,取适量麦粉用凉水泡开调成糊状,再慢慢地倒进粥里,一边倒一边搅拌,避免结成麦团,最后用慢火继续炖煮一会儿,就做成麦糊粥了。听家中长辈说,好吃的麦糊粥其实要用柴火来烧,这样做虽然花的时间较长,但能熬出麦子的香味,粥的质地也会变得更加浓稠。麦糊粥现在比较少见了,大概是因为煮的过程比较麻烦,还缺少了柴火灶的加持。如今我偶尔用高压锅来煮麦糊粥,但是吃起来却总觉得少了点熟悉的“锅气”。

又是一年仲夏时,家里开始做“避暑粥”了,这些细熬慢煮而成的粥汤,带着一抹“古早味”,入口后能唤起味蕾绵软悠长的记忆,会让难熬的盛夏悠悠而过,也给平凡的日子增添了一些小确幸。

--> 2024-06-12 □黄 颖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5507.html 1 闽南“避暑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