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沼婢)腰痛,这个看似寻常的老年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疾病。很多人以为老年人腰痛就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或骨质疏松,其实,还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多发性骨髓瘤”的病。
一位阿婆才65岁,看上去却非常苍老虚弱,原来她被腰痛折磨了整整两年。她在当地医院也拍过片子,做过磁共振,提示有骨质疏松、胸椎有骨折。但是她没有做进一步检查,只是吃吃止痛药、打点骨水泥,腰痛始终没有好转。
今年,她觉得体力明显下降,很乏力,反复感冒咳嗽,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检查到IgA-λ型异常免疫球蛋白,骨髓示90%恶性浆细胞,全身PET-CT示多处骨骼破坏、肿瘤浸润,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幸运的是,在接受了口服靶向药物治疗后,她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仅腰痛缓解了,胃口和体力也得到改善,现在已经能自如下床走路了。
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谢颖介绍,成年人的骨髓就像是一个繁忙的工厂,每天都要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血细胞来帮助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比如红细胞可携带氧气,血小板可止血。其中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叫做浆细胞,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免疫球蛋白,用来结合并清除进入人体的病毒、细菌等有害病原体。但是,当这些浆细胞受到外在因素的诱导或者自身基因出现突变时,就会变成不受控制的癌细胞,发展成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特别偏爱60岁以上的老年人。虽然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它的具体成因,但可能与细胞衰老、基因不稳定以及环境污染等有关。目前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天约有18人死于多发性骨髓瘤。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长,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
虽然多发性骨髓瘤听起来很可怕,但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很多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比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大部分靶向药采用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即使是80多岁的老年人也可以很好地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