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3日

健 康 新 知

高温天 药物也要防“中暑”

夏季阳光比较强烈,温度过高时容易使人中暑,也会让药物“中暑”。大多数家庭会储备一些常用药品,高温不仅会使药物的分解、氧化、水解反应加速,还会加快芳香、挥发性药物的挥发速度,进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变质。

1.胶囊剂。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在吸潮受热后易变软、粘连、膨胀,甚至软化变形,有色胶囊则会出现变色、色泽不均等现象。因此,应储存于30℃以下的干燥处。部分对光敏感的胶囊剂(如维生素E胶囊)遇光易被氧化,应避光保存。有些胶囊虽然外部看起来尚好,但如果其内容物出现发霉、发硬、结块时,不宜服用。

2.糖浆剂。在高温环境下,糖浆剂(急支糖浆、川贝枇杷糖浆等)储存过久会产生蒸气凝结,使表面糖的浓度变稀,适于酵母菌等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该作用下,糖浆剂会发酵、变酸、产气,当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外包装(玻璃瓶)爆裂。因此,糖浆制剂应在30℃以下避光保存。如遇高温,应置阴凉通风处保存,或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使用空调、电风扇等)。若出现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大量气泡时,则不宜服用。

3.片剂。片剂中所含的淀粉等辅料极易吸收湿气,使片剂发生变化,产生碎片、潮解、粘连等现象。糖衣片吸潮后,易产生药斑、变色、无光泽,严重者产生粘连、膨胀等现象。高温会加快含挥发性药物片剂(草珊瑚含片等)中有效成分的挥发,进而降低疗效。因此,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片剂必须保存于30℃以下的干燥处。

4.冲剂和散剂。感冒冲剂等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冰硼散、锡类散等散剂则是以药物粉末混合而成的剂型,受热、受潮后均易变质,应置于30℃以下的干燥处存放。若出现变粘、发霉、变色、结块时,则不能再用。

5.蜜丸。大、小蜜丸(保和丸、健脾丸等)由于含糖分较多,在夏季易生虫、发霉,一般应贮藏于30℃以下的干燥处。在夏季高温时期,还应间断通风保持干燥,以防变质。若蜜丸的表面出现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菌落点时,则不宜再服。

6.外用膏药类。温度过高时,膏药易渗油,日久油质挥散,其疗效会大打折扣。如伤湿止痛膏受热后不仅芳香药会挥发,还易失去黏性而无法使用。因此,膏药必须储存于25℃以下的干燥处。

(来源:家庭医生报)

--> 2024-06-13 健 康 新 知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5813.html 1 高温天 药物也要防“中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