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量避免高温带来的损害?国家疾控局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给出了详细指导。
1.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要尽量避开高温,避免剧烈活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敏感人群应保证水分充足,补充电解质,主动、多次、适量饮水。
2.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分,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需要服用利尿剂,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可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如何补充电解质。
3.户外作业人员在进行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分钟至20分钟喝1杯水。工作时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要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定时休息。
最后,专家提醒,出现先兆中暑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若病情并未缓解或变严重,应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