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极端高温,个人如何防范?一座城市,又该如何做好应对?日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游志斌解读相关问题。
游志斌认为,未来应对极端天气的过程中,首先理念需要“升级”。既要了解面临的灾害特点,了解极端天气的趋势,还要从工程设施、制度建设中适应变化。社会、城市、个体都要注意这种变化,了解灾害以及极端天气的常识,同时要加强准备。
其次,需要增强统筹权威性。未来应对包括高温在内的灾害天气,有时单靠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加强统一指挥,包括整个体系、整个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权威性。未来要考虑一些刚性评估,还要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给予奖惩措施。
另外要注重区域联动,要考虑整个流域圈和地理圈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中的联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相关机制,比如黄河九省形成了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在未来还要进一步统筹资源,从整个体系角度中去考虑各种措施的推进,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