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雨,天气潮湿,不仅给出行等带来不便,也容易诱发急躁、焦虑、失眠甚至抑郁等郁结症状。日常生活中,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运动、情绪疗愈等各方面来调理改善。 □融媒体记者 张君琳/文 CFP/图
寒湿天气 易诱发郁结
南星中医馆徐锡金中医师介绍,郁结在中医范畴是情志失司、气机失常的致病,心、肝、脾、肺、肾五脏均可发病。以肝、脾最为常见,累及心、肺、肾。
中医外邪致病有寒邪、风邪、暑邪、燥邪、火邪。2024年的气候总体偏寒湿,进入夏天又有暑火之气,容易寒邪、湿邪、暑邪、火邪夹杂交争,导致寒湿困脾、郁而化热、湿热瘀阻、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因此容易出现脾胃和肝肺肾相关的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写道:“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是指盛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为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另外,怒伤肝还可表现为肝失疏泄的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正常情况下,适度的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悲则气消,是指过度忧悲,导致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临床为心情沉重、闷闷不乐、精神不振、胸闷、气短等。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气趋于下,同时血亦下行,临床为面色苍白、头昏,甚则昏厥,恐又可使肾气下陷不固,出现二便失禁,或男子遗精,孕妇流产等。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使心气紊乱,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心悸心慌等。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导致气机郁结,伤神损脾。临床见纳呆、脘腹胀满、便溏、心悸、失眠、健忘等。
徐锡金说,这是中医对于七情过度引发气机失调进而产生疾病的认识。七情是人体的正常状态,受经济、工作、学业、生活压力大等不同情形变化容易导致情志异常,首先影响人体气机,同时情志波动异常则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动则生阳。现代人因缺少运动导致气机不畅瘀阻拥塞,就容易导致脾肝郁结。出现郁结症状时,中医以健脾利湿、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方法来疗愈。徐锡金提醒,治疗已病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日常生活中则要注意未病先防。
出门活动 疏解情志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杨丽红介绍,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气血郁结的原因所在。气郁者性格多内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情志不达时精神便处于抑郁状态,因此气郁体质者重在心理卫生和精神调养。
生活中,应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和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多听轻快、明朗、激越的音乐,以提高情志;多阅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不计较得失、不患得患失,知足常乐。肝气郁结者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心肾阴虚者居室宜清静,室内温度宜适中。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体育锻炼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调畅气机。尤其是旅游,既欣赏自然美景,精神得到调剂,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阳光,增强体质。
少酸少冰 疗愈身心
杨丽红建议,在饮食上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以免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徐锡金推荐了几款日常食疗方。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以不同的搭配来发挥食物的天然功效,可起到疗愈身心、缓解郁结的作用。
百合莲子汤。准备100克干百合、75克干莲子、75克冰糖。将百合浸泡一夜、莲子浸泡4小时后冲洗干净。随后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用文火继续煮40分钟即可。此汤具有安神养心、健脾和胃的作用。
甘麦大枣粥。准备50克小麦、10枚大枣、15克甘草。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粥,空腹食用。此粥益气安神,适用于妇女脏器燥热、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者,或失眠盗汗、舌红、脉细而数的患者。
橘皮粥。准备15克—20克干橘皮或30克鲜橘皮,50克—100克粳米。将橘皮和粳米共煮,此粥可顺气、健胃、化痰、止咳。
也可以制作一些日常茶饮解郁安神。将5克合欢花、3克茯苓、3克郁金、10克浮小麦、5克百合、2个红枣煮水饮用。准备3克桂花、1克红茶,先将桂花加水150毫升,煮沸后加入红茶,制作成桂花红茶,水沸开即止,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