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9日

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

我市建成282个“三类基地”

本报讯 (通讯员庄卫平 融媒体记者陈淑华)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的核心,而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公益活动基地、就业基地等“三类基地”是开展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载体。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依托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和已建成的282个“三类基地”,累计开展社区矫正集体教育23.3万人次,组织公益活动参与人数12.1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指导就业就学约1.2万人次,有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全市建成社区矫正教育基地81个,各地社区矫正管理局立足职能,常态化在法治公园、普法驿站、法治庭院、法治长廊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让社区矫正对象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法治文化熏陶,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全市建成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144个。丰泽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因材施教,组织犯危险驾驶罪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道安劝导”活动,组织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防诈宣传,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活动中学习成长。泉港区培育并成立全市首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托各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一镇一公益基地创建“灯塔引航”社区矫正社会化项目。

全市建成社区矫正就业基地57个。安溪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茶叶、藤铁工艺等产业优势,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帮扶近千人在电商行业中就业。南安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石材陶瓷、水暖卫浴和电商鞋服等产业,分片区培育多功能社区矫正就业基地。德化县立足陶瓷产业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社区矫正+高校”协作机制,常态化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鲤城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联合多家职业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引导、鼓励支持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将其民营企业作为社区矫正就业基地,为无业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机会。

--> 2024-06-19 我市建成282个“三类基地”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6834.html 1 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