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产品变场景,行业变生态”为主题的泉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在南安举办,活动旨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厨卫设计平台(Gtn9.AI)上线,福建省石材协会、福建省水暖阀门协会发布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多家企业分享了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
该活动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数据管理局、泉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南安市人民政府、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市数字泉州建设办公室主办。□融媒体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施珊娜 文/图
AI技术
颠覆传统产业模式
“平台瞄准厨卫行业,让行业插上AI‘翅膀’,助力产业腾飞。”福建省平面设计协会副会长陈永强这样介绍当天上线的厨卫设计平台(GTN9.AI)。
据了解,GTN9.AI是一个支持私有化部署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平台,平台聚焦于文生图和图生图功能,用于家居厨卫行业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将AIGC生图功能融入产业各环节,涵盖产品研发设计、产品定制化服务、产品摄影设计、产品终端销售等领域,用AI优化相关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现场会上,福建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智慧轻工军团、泉州乐石科技有限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分享了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
“针对企业痛堵点,我们投入了在线排单、智能桥切机、石材多功能视觉检测设备、机器人自动上板系统等一系列自动化、数字化应用场景。”福建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玉介绍,比如“制造云”在线排单,通过手机APP在线排单,人、机、料在线协同;选料不出错、排期更智能;生产更高效,可实时在线盯进度。再如智能桥切机,可根据线上预裁切方案,工业相机拍照匹配,自动贴标、移板,自动切割加工,能精准实现设计构想。同时,设备能为每片板材自动生成独一无二的二维码。
吴小玉透露,从2019年采用智能制造后,公司产量以接近30%的增长率逐年攀升;用工数从200人降至120人,石材出材率提高了22.58%,交付周期缩短约15%,产品不良率降低17.6%,生产效率提高45%。
“AI技术的出现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颠覆。”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总裁李毅超认为,未来进入智能时代,产品设计不一定是设计师做的,可能是工程师,可能是客户经理,也可能是企业的老板。他需要的是创新的能力和技术赋能他的专业。“设计师的边界可能跟很多企业的创新边界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创造一个没见过的东西,我们更多是在原来的经验上重构。在通过与AI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给出全新的产品定义。”
“尽管今天还看不到AI做的设计,但从技术途径看,不应该只看当下这个阶段,而应该尽早布局后面的阶段。”在李毅超看来,在这个时代,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思维和认知。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资源的垄断,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垄断,AI 2.0的出现将打破经验和相关知识的垄断。
数字化场景应用多点开花
会前,与会嘉宾实地走访了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典型企业,近距离观摩我市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在科牧智能厨卫展厅内,各类智能马桶琳琅满目。仅开盖这个动作就有手挥、脚感应、AI语音操控等,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实现无接触的开盖“自由”。在这里,小小的马桶搭载了自动冲水冲洗、座圈加热、除菌、监测身体指标等功能众多的“黑科技”。
这些智能马桶“诞生”于科牧智能马桶黑灯工厂。据悉,该企业投入5000万元建设5G智能生产车间。通过供应链优化创新建设以MES系统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涵盖智能设计、智能运营、智能生产、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配送、智能服务等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同时,引入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等设备终端,导入各类信息化管理软件,建设智能仓储物流中心,构建起智能马桶柔性制造模式。据介绍,项目实施后,生产交期缩短11天,物流提效45%,综合生产效率提升37%,能源利用率提高2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3%,品质合格率达99%,订单交付时效提升25%,设备联网率达100%。
鹏翔实业则投入2000万元引进一套智能生产系统,借力物联网技术和MES系统融合,实现生产数据实时收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让“用数据说话”决策企业管理。运用识别和定位技术,该企业做到了物料在生产线上高效、稳定传输。同时,采用系统自动排版,配备智能全自动上下板机配合CNC桥式切割机,让定制切割各种尺寸的规格板“轻而易举”。据介绍,智能生产系统的应用让企业生产效率提高60%,综合能耗降低到0.89kgce/㎡(kgce为设备能耗单位,即1公斤标准煤的能量),达到石材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指标。
走进闽发铝业展厅,可视化看板映入眼帘。据悉,该企业投入3400万元打造环保高性能铝合金型材敏捷化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由生产工艺数据自动采集与可视化、全自动立式氧化生产线、智能化立体仓库构成。通过MES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的融合,实现各类数据汇集和动态分析,还能够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项目实施后,企业节省人工成本50%,节约直接生产成本30%;立体仓库的库容量提高5—6倍,增加库容量3800吨,可节约土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