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24日

第一口瓜甜

□温吉娜

(CFP 图)

幼齿时,每每过了农历九月,一股与瓜甜有关的执念,便会在我心中日渐水涨船高。无他,在以前,西瓜的“花季”太短了。倘若没能在秋天到来之前,把腰带敞开了吃瓜,剩下的足足九个月,有得是叫人懊悔的时候。

秋、冬,瓜要蛰伏起来,像人猫冬。春天的地里,西瓜才大梦初醒,瓜籽开始生长。四月天,不需我催,等一个天气晴暖的日子,阿嬷自个就赶着去田间,将一把把瓜种撒进地里。紧接着的好雨时节,瓜苗迅速抽条,在田里铺开绿色的头发。

阿嬷又有得忙活了,她在田里栽下一根根干瘪的竹条,然后跟给我扎麻花辫似的,把西瓜的“绿头发”缠绕在搭好的竹架子上。只消一天的工夫,一绿色的“发髻”便在田里落成了。

不过,搭好瓜架的时候,往往离瓜熟蒂落还远着呢。有一年五月,天地已经热得犹如蒸笼,我从城里赶公交车回老家,半路,汗已打湿了全身。口干舌燥之际,恰好路过我家的瓜田。眼见瓜藤上散落的零星小瓜,思及村里卖瓜的车上也摆过类似货色,我伸手就摘了一个下来。

谁料!一掰开瓜皮,白花花的瓜瓤没有半点红色,龇牙咧嘴的西瓜断口仿佛在嘲笑我,看得人恼怒。想想也是,那些格外小巧的西瓜估计是特殊品种,而我家的瓜田里,种的是几元钱一包的普通瓜籽。哪有种下不到一个月就成熟的道理?

我正气馁地打算退出瓜田,一声中气十足的“谁在偷瓜”,却把我定在了原地。明明不是做贼,可我莫名有些心虚,不知是因为害了一只未成熟的西瓜,还是为别的什么。转过身,一道熟悉的酱红色身影小跑而来。阿嬷喘着粗气,刚扶着腿站好了,抬眼见是我,脸上的怒气瞬间被汗水消融开来,不见踪影。

阿嬷拍拍胸口,顺出一口气,又无奈地睨了我一眼:“你不穿校服,阿嬷都认不得你!怎么到地里摘瓜来了,想吃瓜,你早点说嘛……”她絮絮叨叨着,顺便伸手,拿走了我手心里断成两半的没熟西瓜。

“吃不了别浪费,拿回家去,还能给鸡啄一啄。”于是,当天家里养的小鸡们,先我一小步吃上了西瓜。也是那个夜晚,阿嬷出了一趟门,回来的时候,额上都是细汗。她手里捧着另一个小小的瓜,我接来对半切开一看,惊喜地喊道:“这个是红的!”

那一年的第一口瓜甜,清脆、清甜,鲜红的西瓜汁在我手里淌开,冰冰凉凉。阿嬷只拿走了一小块,说她年纪大了,吃不得凉物,自己倒了点放凉的茶水喝。剩下的大半西瓜,全进了我的肚子。

那颗不足汤碗大的西瓜,来自邻村的西瓜摊,阿嬷用了皱皱巴巴的十元钱,才换它出现在我们家的餐桌上。而阿嬷在田里种下的西瓜,少数熟透的,她就如珍似宝地带到我面前来;多数懒得再长的,都便宜了家里的小鸡,再借由过年过节的菜肴,重新回到我的肚子里。

近些年,阿嬷不再种瓜了。西瓜活跃的时节,也从一个季度变成一年四季。唯一不变的画面,在每年盛夏我家的餐桌,只要阿嬷在,餐桌上必然会有一颗不大的西瓜,在等着我。一如过去,我等待着每年第一口瓜甜。

--> 2024-06-24 □温吉娜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7466.html 1 第一口瓜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