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28日

老人“暴力索座”暴露

人性化服务缺失

□张西流

近日,网友发视频称,北京地铁10号线上一老人要一女子让座,女子称可以给别人让座,但不给他让座。老人随即对女子动手袭扰,将拐杖放在女子双腿中间一阵横扫,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巴沟站派出所工作人员证实,他们正在对涉事老人进行调查。(6月25日《新闻晨报》)

基于“尊老爱幼”的社会规则,老人要求年轻女孩给自己让座,并无不妥。但必须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能采取极端手段强迫让座。特别是,在对方明确表示不让座的情况下,这位老人还对女子动手袭扰,明显存在“暴力索座”之嫌,实属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每个人都平等乘车的权利,在照顾老幼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顺位而坐。给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法律规定,而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因此,让不让座,是一种个人的道德考量。然而现实是,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似乎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被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甚至是道德的一种“错位”。殊不知,“尊老”与“爱幼”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尊老爱幼才显得完整。

老人“暴力索座”,也倒逼公交服务的精细化。公交的人文关怀首先应体现在座位的设置上,与其让老年人等弱势个体与年轻人争座,不如给老幼病残孕设置公益专座,司乘人员也要做好现场服务,比如对乘客就座进行疏导,对占座、抢座的行为进行劝导,将矛盾和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大家文明乘车。

“蚊虫叮咬指数”体现

民生幸福指数

□廖卫芳

“停个车的工夫,腿就被咬了”“一开窗就有蚊子,从缝里钻进来”。近日,北京高温多雨,干湿交替,蚊子活跃在“工作一线”,令人不胜其扰。北京市疾控中心与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发布蚊虫叮咬指数预报,将在接下来三个多月持续为市民提供日常防护参考。(6月25日《北京晚报》)

北京已经连续四年发布这一指数了。研究发现,一只蚊子至少携带300多种病菌,通过叮咬人类,可以传播包括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脑炎等在内的80多种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2.5万人死于蚊虫叮咬引起或传染的疾病。

可见,蚊虫叮咬并非小事一桩,蚊虫叮咬轻则瘙痒红肿,重则引起炎症,尤其是传播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发布“蚊虫叮咬指数”很有必要。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蚊虫叮咬指数”的预报级别做好防护措施,更主要的是预防疾病的传播、扩散和蔓延。另一方面,发布“蚊虫叮咬指数”,也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提升民众健康水平,增强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幸福指数”。

当然,除了向民众及时发布“蚊虫叮咬指数”外,相关部门更要采取必要措施,通过科普蚊虫叮咬预防知识、提供防止蚊虫叮咬必备药品、研发预防蚊虫叮咬“神器”等方式,让广大民众及时预防和有效避免蚊虫叮咬,让“蚊虫灾害”远离民众,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民众生活品质的影响。

送清凉非完成任务

别忘了“送制度”

□徐曙光

近日,山西电力建设公司工会一行到吕梁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工友们送上了防暑清凉饮料、防暑物品,把“清凉”送到职工的手中,叮嘱他们在高温天气下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6月25日《山西工人报》)

最近各地天气持续高温,各企业各部门纷纷派出有关人员进厂矿下车间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慰问一线职工,给工人们送去西瓜、冰棒、矿泉水等防暑降温品,使基层干部职工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送清凉是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无疑值得提倡。但仔细想想,有的单位把每年的送清凉当作一项任务,随便送点防暑降温品下去慰问一下就算大功告成了。送一次两次清凉,“凉意”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炎热的夏季却要持续很多天,一两次慰问,解决不了职工夏季的劳动保护问题,因此,仅仅一个“送”字,对职工的安全度夏没有长久的作用。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变“送清凉”为“送制度”,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调整作息时间,制定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为一线工作人员搭建一个健康安全工作的“凉棚”,切实保护职工的权益。据报道,入夏以来,某大企业不仅为露天施工人员统一购买了遮阳帽,配发了仁丹和风油精等防暑药品,定时为他们送去雪糕、冰块、绿豆汤和西瓜等防暑降温品,还首次改变了作息时间,规定上午工作时间为上午6时至10时,下午为15时至19时,使一线人员避开了高温,真正感受到了“清凉”。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

--> 2024-06-28 □张西流 老人“暴力索座”暴露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8191.html 1 人性化服务缺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