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附一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第一医院)重症医学共建签约及协作中心授牌仪式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举行。这是该院继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国家级高水平医院缔结合作关系后,在对接高端优质医疗资源的又一重大举措。
两院携手 成立重症医学协作中心
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广医附一院是全国最早成立重症医学科的医院之一,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历经30余年的发展,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该院无论是培养人才、建设学科、发展专业还是科研、教学等方面,都走到了国内乃至国际的最前沿。
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5年,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综合性重症救护单元之一,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沉淀,该院重症医学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以综合ICU为中心,多个专科监护室(CCU、EICU、NCU、CSICU、PICU、NICU)协同建设发展”为基本格局的急危重症救治平台。
自2012年以来,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长期与广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保持着业务上的交流与合作,曾先后选派9名业务骨干到该院进修学习,参加广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办的各类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活动。此外,广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也多次受邀来泉开展学术讲座、线下及线上远程会诊。双方的紧密互动极大促进了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
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坦言,与顶级医院相比,该院重症医学科仍有较大的差距,两院共同签订协作,成立重症医学协作中心,可以进一步推进与广医附一院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补足自身专科技术缺项与短板,持续提升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内涵和质量建设。
全方位协作 不断提升市一院重症医学诊疗水平
随着协作中心的落地,广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将围绕第一医院急需解决的临床、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其中,将着力建设呼吸重症亚专科,打造泉州市ARDS诊疗中心。通过定期派遣专家团队到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查房、会诊,协助开展新技术,提升ICU核心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ECMO 、PICCO、CRRT、纤维支气管镜等诊疗技术。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一医院将派遣业务骨干前往广医附一院学习、进修,以培养更多临床、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重症领域人才。在科研协作上,第一医院将通过引进广州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将其转化为临床应用,并合作开展部分科研项目,科研课题、论文著作及专利创新等。
“未来,我们还可以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共建资源库、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广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表示,通过两院的深度合作,对于泉州重症患者的救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应对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黎毅敏说:“我们将与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同仁们携手并进,努力工作,助力泉州区域重症医学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上接下沉 共促区域重症医学同质化规范化发展
在活动现场,同步举行的还有泉州市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泉州市重症医学专科联盟、泉州市第一医院ARDS诊疗中心成立授牌仪式。
泉州市第一医院是泉州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泉州市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的挂靠单位和牵头医院。泉州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希望,泉州市第一医院充分发挥“上接下沉”作用,既要高位嫁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省医学会、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优质医疗资源,练好“内功”,又要充分发挥泉州区域内辐射带动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以质控中心日常管理为抓手,通过专科协作共建、教育培训协同、科研项目合作、医疗质量管理等多种方式“传帮带”,帮助提升成员单位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水平。
苏智军表示,两院重症医学协作中心的落地,对提升我市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医院将通过地区重症医学专科联盟、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打造区域重症医学领域交流平台,有力提升地区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水平,为促进区域重症医学同质化、规范化发展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贡献力量。
(苏凯芳 郑银杰 陈莉莉 万馨璟 吕培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