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01日

养老院现“退院潮”

凸显农村养老短板

□张西流

6月初,和家人数次争吵后,五十多岁的陈建亮最终决定将住了三年养老院的母亲接回家。今年,如陈建亮母亲一般因经济原因离开养老院的案例在悄然增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某养老行业协会专家表示,最近和多家养老机构在沟通过程中也了解到,机构内确实出现了农村老人因经济原因退院增多的情况。(6月26日《经济观察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高于城市15.82%的老龄化率。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总体水平83.9%,低于城市老年人91.64%的水平。由于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农村老人养老条件好坏,主要视他们的个人积蓄、子女经济条件和与家人融洽情况,有的老人生存状态令人担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阶段,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农村养老院初现“退院潮”,便是一种真实写照。

毋庸讳言,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中的一个短板,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强化农村老年人对心理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例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农村老年人对于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同时公共养老服务体系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定式,未来应对老龄社会的政策,应该向农村老人倾斜,把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投入到农村,使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质的提高。

换言之,农村养老院初现“退院潮”,值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思:农村养老不能全靠家庭支撑。首先,应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谋划农村养老问题,顶层的政策设计应该有通盘考虑。比如,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纳入乡村振兴考评体系,实行量化考核。地方政府应实行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推进“城市反哺农村”,有效地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将社会、志愿者、老人三方有机融合,逐步打造以“亲情服务”为基调,以“快乐养老”为目标的农村新型养老模式。

--> 2024-07-01 □张西流 养老院现“退院潮”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88503.html 1 凸显农村养老短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