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有一棵苍翠挺拔的老榕树,树冠宛如巨大的绿伞,气势恢宏,为小村庄带来勃勃生机。这棵树早已成为村子的地标与村民的精神寄托,它历经风雨,见证岁月流转,也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榕树位于村头两条小溪交汇处,水源丰沛。它枝繁叶茂,树干粗壮,需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夏日可让行人歇脚乘凉,平日也可遮风挡雨。这里鸟叫蝉鸣,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和小鸟天堂。
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来村头玩耍。树荫下靠里侧,有一废弃的“烧酒灶”,虽早已无人酿酒,仍留有淡淡酒香。不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还是“树大自有鸟飞来”,每天早晨和黄昏,众多鸟类围绕大榕树盘旋,此飞彼栖,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夜晚,鸟儿栖息树上,叽叽喳喳的叫声,犹如优美的乐曲在空中回荡。
两条小溪在村头会合后从大榕树底下穿过,清澈的溪水里有小鱼小虾,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清晨,榕树下最热闹,溪畔洗衣服和挑水浇菜的女人,时不时传来一片嬉笑声。尾随大人来这里凑热闹的小孩,在空地上跳方格、跳皮筋、玩猫抓老鼠、老鹰捉小鸡……嬉戏打闹,不亦乐乎。
盛夏中午,榕树下便成了避暑乘凉的好去处。村民不约而同走出闷热的石头房,或端着大碗边吃边聊,或吧嗒抽着旱烟,或不停摇着蒲叶扇,或飞针走线缝补衣服,大家谈论稼穑农事,讲述趣闻逸事,东拉西扯,好不热闹。
夜间,榕树下成了我和小伙伴嬉戏的乐园,我们爬上爬下,捉迷藏、荡秋千,累了便躺在溪边石头上纳凉,透过榕树枝叶间的缝隙,看繁星点点,听溪流潺潺,沐乡风徐徐,尽心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榕树一端虬枝奇异,斜向潭中,气根随风飘荡,在水面上随波浮动。我时常看得入迷,不由联想起《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仿佛置身梦幻中。仰望皓月升空,俯视倒映在池塘里的月亮,像一个圆圆的磨盘,闪着银光。小孩施展猴子蹿树的功夫,骑着盘屈的树枝,把身子倒挂在绿伞下,两只手不断拍打水面,泛起的水花,打碎了池塘里的明月。
大榕树生命力顽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傲然挺立,青翠碧绿。村里人也像榕树一样,面对艰难困苦,总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我深爱这盘根错节、独木成林的大榕树,它的枝柯之下,挂着一绺绺茂密的虬须,好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子孙绕膝,多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主干周围有多条气根垂下来,成为实根,深扎于地下,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枝干向前伸出去,就有支柱根接着合力支撑,成百上千条气根盘绕在一起,拧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本村一姓繁衍,血脉相连,正像榕树同根共生的独特景象。村民们坚韧不拔,团结一心,正是榕树精神的生动体现。
故乡的榕树,儿时的玩伴,在我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