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能够挑大梁、当主角。
今年以来,泉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深耕细耘人才“港湾计划”,落细落实“涌泉”行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引领的若干措施》,推出生活补贴、安居保障、创业扶持等8项政策,突出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让泉州成为各类青年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让青年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能”。
正是有了诚意十足的好政策、干事创业的好平台、近悦远来的好生态,一大批有志青年人才得以来泉留泉挥洒汗水、大展拳脚,在实现梦想的同时,让泉州这座“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变得更好、更强!□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林小宇
关键词一 升级政策
构建“强磁场”,让青年人才“引得进”
“人才政策好、城市环境优,泉州是安居乐业的港湾,愿意留、值得留!”这是在今年泉州举办的一场“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上,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泉州师范学院2024届毕业生陈怡君的肺腑之言。
青年人才与世遗之城的“双向奔赴”,绝非偶然,而是来源于泉州久久为功,一次又一次以最大诚意,向国内外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的必然结果。
泉州突出政策牵引,注重匹配度、含金量,全力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
泉州从青年人才创业就业的全链条需求入手,升级生活补贴、培训补助、优才服务等,推出青年人才“新八条”,对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分别提供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生活补贴。探索实施青年人才选优生政策,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来泉接续培养,分别给予博士、硕士选优生10万元、5万元一次性补助。
不止于此,泉州还在海内外人才、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地区设立异地“人才之家”、开设国际化引才专窗、成立城市引才联盟,对其引荐人才到泉州市落地就业或来泉自主创业的,给予每家每年最高50万元奖励。
依托泉籍商会设立北京、广州等一批人才工作联络站和10个异地“人才之家”,泉州聘任3批次87名“招商引才大使”,并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累计招募350名校园引才大使,常态开展“泉城似锦·邀您来创”“百校云招聘”等校园引才活动,每年引进产业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及高校毕业生约2万人。
“得益于泉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在这两年中化公司招聘中,明显感觉到人才对泉州的向往度更高,特别是得知泉州实施博士人才倍增行动后,包括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高校博士都有意向来此干事创业。”对于人才政策带来的“红利”,中化泉州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北京化工大学工业催化博士研究生徐人威感触颇深。借助泉州、惠安两级人才部门的政策“东风”,目前,该公司已引育博士人才10多名,在各自岗位上攻克技术难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血液”。
关键词二 搭台筑梦
打造“事业港湾”,让青年人才“留得住”
鞋服年度销售超300万件,销售额跨过亿元大关,产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今年销售额预计可以增长30%……
“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泉州的支持,特别是人才创业资金补贴等给了我们许多帮助!”从安徽宿州远道而来,在泉州丰泽创业第9年,泉州宁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宁用自己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在泉创业的可行性。
用政策打动人,靠平台吸引人。泉州注重铺路、搭桥、架梯,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全力打造人才“抢滩登陆”的“事业港湾”。
创业上,泉州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由市属国有企业组建的天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优先给予股权投资,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社会资本跟进股权投资。2023年以来,累计为2500多名高层次人才(团队)授信近20亿元。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