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这句话说的是,在三伏天的早晨享受着清爽,在庭院中悠闲地翻阅着旧书。今年7月15日将迎来三伏天,7月11日为六月六——晒书节。每逢炎夏,我总会想起少年时每夏必做的一件事:晒书。
民间谚语云:“农历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指的是五颜六色的衣服。意指到了这一天,人们会拿出家中的衣物、被褥晒一晒,以防止损坏、霉变。除了晒衣物,凡是有藏书的家庭,还会把陈年累积的书籍都摊出来暴晒。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说:“有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六月六也被称为“晒书节”,我总要搬出家中藏书,摆在天井当院,暴晒半日。
上溯到清代,我的先人做过举人、贡生。“书香门第”的遗风使家中藏书“富甲一方”:经史子集且不论,单单我从各种渠道淘来的“杂书”就有五大箱子。《中国通史》《民间医术秘笈》《中国画法技巧摭谈》《宋词赏析》《诗词格律韦编》《中国古代蒙学》《西游记》《三国演义》《瓜棚柳巷》《明清散文集》《收藏杂说》……富人藏金,穷人藏书。闲暇时翻看“杂书”成了我生活中最惬意的享受。
六月六常是艳阳高照好天气,许多人家会抱出冬衣或被褥,暴晒消毒,好收纳起来。
别人晾衣晾被,我则晒书。
晒书是有讲究的。首先要看天气:最好是选晴天。不能时晴时阴,或晴转阴雨,或多云多风,这样的天气均不利于晒书。其次要掌握时段。上午10时到中午12时为最佳时段,此时段阳光不甚强烈,对书籍伤害极小。选一晴天,把门板铺在当院,然后搬出家中藏书,像商贩“练摊”一样,一本本小心翼翼地摆上去。动作迅疾而稳当,生怕弄坏了书页。来来往往,扛扛抱抱,弄了一头汗,才将所有的藏书摆出来。
我似将军检阅三军,背着手从门板间走过,这瞧那看,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些书籍相伴多年,依然毫发无损,今日去霉杀虫,益发“长寿”;忧的是,阳光炽烈,稍不留神就会将书页晒黄、曝脆。这与晒书的初衷相悖,得不偿失。
正巡视间,忽见几只鸡崽跑来捣乱:它们从没见过此等场面,以为有大餐可食,遂叽叽地围拢上来,如刀细爪上下飞舞——寻食书脊间隐匿的蠹虫。
担心这群小东西刨坏了藏书,我便挥舞树枝赶跑它们。偏偏它们学会了“打游击”,这厢刚刚轰走,那厢又涌了上来。于是,人和鸡崽便围着门板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赶走鸡崽,天已近中午,顾不得通身汗水,忙喊出家人,将晒好的书一一收箱。那书晒过之后,霉味全无,染上了阳光的色彩和味道——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重新泛出了油墨的清香!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书香。缕缕书香像是一剂调心理胃的灵丹妙药,闻之如饴,品之爽然!久读书的人,对这种熟悉的书香是极为敏感的,而且闻之便心生敬畏——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和敬仰!
一边收书入筪,一边检索一番。仿佛老友晤面,心中欣喜异常。摩挲这本,如同昨夜刚刚读过,“老友相聚泪涟涟,回首往事话无边”;翻阅那本,依稀有过渊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遇到心仪的书,便索性坐在门板上,捧卷展读,顿觉心窗大开,清风骀荡,令人喜不自胜!
“向夕陈庭尝下果,连年每晒腹中书。”炎夏晒书,晒的既是家中藏书,也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对汉字文化的坚守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