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的三伏天又要来了。今年,三伏天将从7月15日持续到8月23日,为期40天。所谓“热在三伏”,在高温、高湿、高热的环境下,人体的水分和能量随着汗液大量流失,大家需要合理饮食,“好好吃饭”才能熬过酷暑。
□融媒体记者 李菁/文 CFP/图
三伏天里
记住饮食“五要素”
三伏天里,吃吃喝喝可有大学问。入伏后,人体出汗多,消耗大,但胃口却远不如其他季节。这时候,掌握高温饮食诀窍,才能安然度夏。“三伏天饮食,要记住五要素:补充蛋白质,及时饮水,正确补钾,切勿贪凉,多吃些酸性食物。”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陈宜阳表示。
酷热时节,合理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才能满足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泉州作为沿海城市,蛋白质含量高的海鲜自然是泉州人夏季餐桌上的佳选,清蒸海鱼、白灼虾、海鲜粥等口味清淡的海鲜菜品,脂肪含量较低,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夏季食用。鸡蛋、牛奶是补充蛋白质的“老手”,可以作为三伏天的营养早餐。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富含优质植物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微量元素。鸡胸肉、猪里脊等瘦肉同样能够高效补充蛋白质,为身体“加油”。
陈宜阳提醒市民,及时补水是三伏天的“关键词”。除了适时饮用温水,也可以自己在家煮些消暑的茶汤。比如绿豆山楂汤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取绿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放凉即可饮用;橘皮茶能够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每次取10克橘皮,冰糖适量,开水浸泡后可以当消暑茶饮;泉州人喜爱的蜂蜜石花膏也是消暑佳饮,海石花有清肺降火、清热化痰的功效,三伏天里来一杯,能够拂去燥热。
补充水分的同时,大家也别忘了正确补钾。夏季容易出汗,钾元素会随汗液大量流失,可能引发低钾血症,出现浑身无力、双手抽搐等症状。在高温出汗多的环境下,出现口渴、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注意补充运动饮料、茶水,平时多吃一些含钾高的果蔬,如橙子、猕猴桃、菠菜、莴笋等。
针对三伏天食欲不振的现象,市民可以适当多吃些酸味食物,少吃油腻的菜肴,推后晚餐时间,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以上方式有助于增强食欲。虽然天气炎热,但在三伏天里切记勿贪凉。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食物,不仅会影响食欲,还会使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引起肠胃不适。
消暑祛湿
做好“吃瓜群众”
俗语云“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陈宜阳建议,三伏天里,消暑祛湿可以吃“三瓜”,也就是丝瓜、冬瓜和苦瓜。
清代草药著作《分类草药性》中记载,丝瓜能涂疔疮、退火毒、消肿,是三伏天里清热降火的“好帮手”。丝瓜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营养丰富,还有美白肤色、防止皮肤老化的功效,丝瓜的高纤维还能缓解便秘。吃腻了炒丝瓜和丝瓜汤,不妨来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蒜蓉粉丝蒸丝瓜。去皮切厚片的丝瓜摆入盘中,中间放上用清水泡软的粉丝;蒜瓣剁成蒜蓉后淋上热油激发出香味,然后加白糖、盐、胡椒粉、生抽调味均匀;将调好的蒜蓉酱均匀淋在丝瓜上,大火蒸5分钟后撒上葱花,淋上热油炝香即可。
冬瓜被称为“祛湿第一瓜”,具有养胃生津、消热、利水、消肿等功效。冬瓜排骨汤是集美味与养生为一体的夏日家常菜。数块排骨与一截冬瓜慢慢炖煮,直至骨香汤浓,冬瓜绵软。软烂的排骨与甘甜的冬瓜搭配,味道清爽而不腻,具有清热降火、滋补脾胃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作为夏季清热解暑的瓜果,苦瓜中的苦瓜素和苦瓜皂角还是“脂肪杀手”。不少市民不喜苦瓜的苦味,其实,只要烹煮前先焯水或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就能减少苦味了。当然,也可以通过创意的做法让苦瓜变得“活色生香”。比如,咸蛋黄焗苦瓜,清脆的苦瓜条裹满金黄诱人的咸蛋黄碎,咸香爽口,令人欲罢不能。
凉拌是夏季“吃瓜”最佳方式之一。高级公共营养师林颖杰介绍,凉拌既能最大程度保持蔬菜的营养,拌制时使用的醋、酱、葱、蒜等还能促进食欲和消化,且有降脂功效。除了市民餐桌上常见的凉拌黄瓜、凉拌莴笋、凉拌手撕茄子同样是夏季的开胃美食。茄子蒸熟放凉后,撕成长条装盘备用,放入葱花、蒜末、小米辣、白芝麻、生抽、香醋、少许盐、鸡精和白糖搅拌均匀,吃起来既清爽又够味。
喝“伏羊汤”
以热制热治“冬病”
泉州人“补冬”时喜吃羊肉进补,其实,三伏天也是吃羊肉的好时机。“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的食疗传统可追溯至尧舜时期,是以热制热、排汗祛湿的食补方式。
“伏羊汤”的做法并不难,在家就能轻松完成。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汆烫后捞出。热锅中倒入油,小火烧热,放入姜片,小火爆香,放入羊肉翻炒2分钟。加水用中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炖煮约50分钟,加入适量盐即可。
陈宜阳表示,不少人担心夏天吃羊肉容易上火,实际上,在炎炎夏日享用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不仅能够补充营养,还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不过,食用羊肉汤时应控制好分量,可以在初伏、中伏和末伏时分别喝一次,每次食用不超过500克。要注意的是,平常容易上火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不适合喝羊肉汤的市民可以选择老鸭汤。鸭肉具有清热、养阴的特点,薏米冬瓜老鸭汤具有清热利湿、补中益气的功效。将鸭肉剁成小块,红枣去核,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一个半小时后,加入冬瓜再煮半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入伏之后,上火、脾胃湿热、脾虚食少、食欲不振的市民可以来碗猪肚四神汤。茯苓、山药、芡实、莲子与猪肚一起炖煮,有健脾清热的功效。
牛肉性味甘平,有补脾胃、强筋骨、益气力的作用,夏天吃些牛肉可以补气。富含高蛋白和各种氨基酸的牛肉,与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的番茄碰撞,做出酸甜爽口的番茄牛肉汤,既能唤醒夏季“沉睡”的食欲,还能滋补强身。
适当吃酸
开胃健脾促消化
俗话说,“夏吃酸,病不沾”。“酸味食物具有收敛、润燥、降火的功效,夏季吃点酸味食物,促进胃酸分泌,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还能去油解腻,补心益肺,清热去火。”陈宜阳表示。
醋能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泉州人爱吃醋,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富含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发酵微生物。夏天到了,与醋有关的菜肴颇受泉州人喜爱,永春老醋猪脚就是适合夏天的一道“硬菜”,味道酸中有甜、咸中有鲜、香浓四溢。猪脚加料酒焯水,去除腥臊味;锅中倒油,放入姜片爆香,再放入猪脚翻炒,倒入永春老醋、冰糖、加饭酒和生抽,炖煮50分钟后大火收汁,一道永春老醋猪脚就完成了。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天多吃面食有助消化吸收。在泉州,酸菜面是酸与面结合的美味,老坛腌制的酸菜搭配牛肉汤或者骨头汤,加入醋肉、大肠、海鲜等配料,令人回味无穷。
酸奶和酸性水果也是三伏天的“好伙伴”。酸奶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能改善肠道菌群,调节机体免疫力。一杯冰凉爽口的酸奶,既能缓解夏日的燥热,还能开胃生津。酸奶还可以与水果一起做成水果捞,也是美味甜品。柠檬、橙子、李子、猕猴桃、葡萄、苹果等酸性水果,可改善胃口、促进消化,同样适合夏季食用。
以酸为友,蔬果为伴,清淡为主,补水为要,平衡营养,三伏天里,大家可得记牢好好吃饭的“守则”,让清爽健康伴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