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努力探索全国新型工业化的泉州方案
泉州以实体经济当家,传统产业焕新任务重,大规模技改势在必行。以入选2024年度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泉州将大力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全国试点撬动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持续加大制造业新型技改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跃迁。努力探索全国新型工业化的泉州方案,增强增资扩产内驱动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安上“引擎”。
泉州将按照“135”技改实施路径,建立跟踪管理、竣工验收、推广应用、绩效评估4项机制,全力推进城市试点工作。
“1”是构建“一企一策”“一业一策”服务机制,建立政策体系,强化科研、创新、人才、资金、安全等全方位要素保障。
“3”是“点、线、面”协同推进。石化行业,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强、链条完整、产业发展成熟等优势,以化纤产品生产制造为引领,延伸拓展到坯布、染整、面料等环节,实现“石化—纺织—鞋服”多链协同改造;制鞋业,重点以点带面,通过品牌企业联合鞋底、鞋面、鞋机等上下游企业,以供应链为纽带推动产业链智改数转,带动全行业数字化升级、柔性化生产;电子信息业,重点攻克集成电路的卡脖子环节,加快国产替代,构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终端应用”全产业链。通过打造一批引领性、示范性、复制性强的试点项目,在三个试点行业全面推广,并逐步向全行业延伸应用。
“5”是打造公共服务支撑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工业设计服务能力、智能装备供给能力、本质安全能力5种能力,全面保障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建设。
通过这些路径,泉州将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绿色数字技改,力争到2026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速达到15%以上,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