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19日

文学要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

此次的安溪之旅,极大地刷新了我对安溪的认知。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安溪,走访参观了云岭茶庄园、八马茶业、中国茶都、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等地。

百茶齐聚安溪,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茶叶加工已然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是安溪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安溪茶产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产业链水平极高。一方面形成了集约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还培育了一批民间制茶大师,创新传承传统制作技艺,双管齐下,使得安溪茶产业蓬勃发展。在我看来,安溪应当保持这种发展态势,一张蓝图绘到底,广泛开展跨界融合,激发产业新的活力,不断优化品牌、狠抓质量、拓展市场、强化科技、促进融合,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除了茶产业,安溪的藤铁工艺、冶铁文化在此次走访中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作为泉州22处世遗点之一,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回去之后,我将在这方面做更多研究,今后写作也会更多涉及安溪冶铁文化和藤铁工艺,期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安溪,喜爱安溪。

文学创作方面,我认为文学要跟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才能看清历史。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所以文学不分昨天、今天、明天。只要人性不变,文学的本性就不会改变。写作就是一种表达,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是作家,分隐性作家和显性作家。写作者需要对事物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比如见到落叶,王熙凤会说:“天凉了,要添衣服了。”而林黛玉则会产生悲秋的情绪,进而联想到人的身世和命运。文学创作需要的就是林黛玉这种状态。

人都有社会身份和精神层面的身份,当这两个范畴的重合度越大,就越接近文学创作的潜质和行为。

谈及文学创作的方法,我更愿意强调“往事”而不是常说的“人生阅历”。写作者往往对自己以及家人的往事比较熟悉,并经过发酵转化为自己的往事。但人的身份以及个人经历的宽度和长度有限,大量的阅读能弥补这一不足,特别是阅读回忆录、人物传记。

写作不过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没什么稀奇。无论在写作路上走多久,都要保持一颗初心。每一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人间的真理都是简单的。大多数人的能力、见识、内在的力量都停留在山腰,能达到山尖的人,必有过人之处。

□本期执行: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

肖克凡,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此前来安溪参加首届全国文化名家安溪茶会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周系列活动。

--> 2024-07-19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1440.html 1 文学要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