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之后,我陪孩子读过成千上万册优秀的绘本。看着孩子为精美的图画和巧妙的故事所痴迷,我不禁萌生创作绘本的念头。
梦想一旦被点燃,我就会全力以赴。我毅然踏上绘本创作研究的旅程,并寻找志趣相投的插画师。2014年,机缘巧合,我找到了美术系毕业生敬涛。我们的绘本创作之行,便跌跌撞撞地开始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书桌前,灵光一闪:音符被称为“小蝌蚪”,假如“音符蝌蚪”有生命,会长成很有特色的“音乐青蛙”吧!
一条思路很快就捋清了,一个奇妙的画面从脑海深处清晰地传来:“一纸乐谱,在天空乘风飞翔,飞累了,落在水里,密密麻麻的音符吸饱了水,活了!一个个从纸上剥离出来,变成了音符蝌蚪,音符蝌蚪顺水一路游行,长成一只只乐器蛙:钢琴蛙、小提琴蛙、竖琴蛙、音响蛙……”
这个故事,我写了好几个版本,有励志版、侦探版、育儿版、校园版等等,但这些故事画面纷繁复杂,文稿尽管越改越简单,画稿也改了一遍又一遍,但我和插画师都觉得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决定再沉淀沉淀。后来,我们试着以幼儿的视角来讲故事,发现更顺畅了,便达成了“大道至简”的共识。
故事很简单,但我们也不断地思考:这本书,除了创意,能不能多些启迪意义?生活中总会碰到难题,于是,我们设计了三个小困难,启迪孩子们动脑解决问题:蝌蚪一开始挤成一团,受到蚂蚁的启发,学会了“排好队”;跟鸭子小队撞在一起,学会了“拐个弯”;天黑找不到路了,学会找萤火虫寻求帮助。
为了让孩子透过这本书了解更多的乐器,我反复观看各种乐器的演奏视频,也请教了身边音乐专业的朋友,不断揣摩如何把抽象的声音化为相对恰当的文字描述。
我和插画师也曾为“音符蝌蚪”的形象设计争执了好久。我关注童趣,要求音符蝌蚪要有灵活的眼睛、变化的表情,具有个性;插画师则从美学的角度认为,音符要像天鹅一样优雅地浮游在水面,画上眼睛就会像怪物。当然,我也很固执,虽然画工不好,也笨拙地依着自己的想象,设计了几只音符蝌蚪的大致形象,插画师看了,竟然认同了我的想法,他立马唰唰唰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音符蝌蚪出来,精致又可爱。
文字与画面如何互补?要设计哪些值得玩味的细节?哪种规格最合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讨论,《音符变变变》最终定稿,并获得2021年全国小康轩杯绘本奖第二名。
七年的执着和等待,我终于实现了“给孩子写本书”的梦想。每当看到孩子们读这本书时脸上所洋溢出来的惊奇和快乐,我心中就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全力以赴!
作者名片
郑艳艳,籍贯永春,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童书《音符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