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24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燕兰:

“诚实地生活,诚实地表达”

叶燕兰(受访者 供图)

开栏语

青年文艺人才,是泉州文艺人才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展示泉州文艺人才新风采,扶持青年文艺人才发展,助推新时代泉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即日起,市文联携手本社在《泉州晚报》开设“激扬青春文艺 逐梦海丝名城——泉州青年文艺人才访谈”专栏,采访报道一批优秀青年文艺人才,以他们的视角,展示其发展成就和对相关领域未来的建言等,讲好泉州文艺发展新故事。

人 物 名 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泉州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

晋江市蔡其矫诗歌研究会副主席

“诗对我来说,是诚实地生活,诚实地表达。”叶燕兰说,诗歌创作的关键在于诚实,就是要忠于自我、忠于内心。笔不仅能够书写时代,也可以反向走向个体的内心、日常。

叶燕兰是我市“80后”女诗人,其诗作频频刊发在《诗刊》《新诗选》《诗选刊》等全国重要诗歌刊物上,出版诗集《爱与愧疚》。曾获2021年度《诗刊》陈子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第六届“刘伯温诗歌奖”提名奖、第33届和35届福建省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2020年度泉州文学奖等。今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融媒体记者陈智勇

我市首位参加青春诗会的诗人

2021年8月份,《诗刊》社第37届青春诗会在山西省沁源县举行,叶燕兰入选该届青春诗会,成为我市首位参加青春诗会的本土诗人。

创办于1980年的“青春诗会”是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精心打造的经典品牌。每一届“青春诗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二十位左右创作实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诗人,集中在一起进行研讨改稿,并邀请诗坛前辈与会分享创作心得,助力青年诗人成长。

“导师和学员们之间虽然个性和背景迥异,但是大家的视野和心胸都特别包容开阔。不管是来自导师的指导,还是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最终,都会让我更深刻地去思考‘写诗’这件事情。我会开始更自觉思考我为什么要写诗,以及我以后要写什么样的诗,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收获。”叶燕兰说。

通过此次诗会,叶燕兰与一批优秀的青年诗人欢聚一堂,不仅获得与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诗刊》主编李少君,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和著名诗人王家新等见面学习的机会,还见到了其诗歌发展道路上的“偶像”陈先发。“我深夜写下几句总源于不知寄给谁的古老冲动。”叶燕兰说,陈先发这句话曾深深地影响着自己,也是其最初写诗的内心状态,源于一种莫可名状的想要表达的欲望。

“我渴望通过诗的指引去见想见的人,发现被日常生活遮蔽的另一部分自己。是诗歌让我在悠长的生活中还会觉得有期盼、有动力。我很感激诗歌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不管是外在的改变,还是内心的改变。”叶燕兰感谢诗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尽力平衡好工作、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写自己感受最深、最擅长的诗歌”

“我正式开始写诗,是2016年。同一年,我也怀孕生子了,当时开始感觉想要去发出自我内心的声音。”叶燕兰以为,诗歌创作应从自己感受最深、最擅长的地方开始。孕育生命、渴望表达和成为母亲,都是被同一种古老的冲动催促,迸发出那种比较纯粹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叶燕兰两度为人母,怀“二宝”期间创作的组诗《孕期笔记》备受好评。“夜晚、身体、碰撞、温热、混合、种子、埋下、抵达、河流……”这是《孕期笔记》的首篇,当她恍然领悟到小小的生命胚芽在她的身体里悄然生长之时,那种即将为人母的惊喜与恍惚、甜美与担忧仿佛“漂浮在梦中的河流”。

“通过《孕期笔记》这组诗歌,叶燕兰从被书写者反过来变成了书写者,成为书写主体,书写生命进行时,这无疑是艺术观念上的一次大胆创新。”诗评家、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卢辉说,叶燕兰从高峰体验到时间重组,向人类发出了生命的召唤,站在生命的高度,她想让人人都成为倾听者与仰望者:倾听生命,仰望世界。

“我每天在忙碌的日常生活工作之后,会想要写诗,但也不是每次都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诗,有时可能一晚上都没有写出一个字,这时候就会焦虑失落。”叶燕兰说,自己创作遇到瓶颈时,喜欢找一些喜欢的诗作来读,看到激荡人心的好作品,整个人就得到抚慰了。“那么多人写得那么好,我当个幸福的读者也挺好的,从诗歌里面纯粹地感受诗歌的魅力。优秀的诗人和他们丰富的作品让我感受到诗歌艺术是复杂的、迷人的,让我也心生向往。”

--> 2024-07-24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燕兰: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2293.html 1 “诚实地生活,诚实地表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