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25日

妈妈的补锅绝活

(CFP 图)

□张玉芬

那天晚上,我在好友扣子家里喝茶,正好她母亲也来了,听她讲曾经研发的一手绝活。

三块大石,支棱起一口铁锅,锅里煮着中午的饭,几把大米加在“番薯签”里,火苗裹挟白烟舔着锅底,灶火却一直明亮不起来,很不情愿似的,似乎被白烟困住了。“滋滋”的声音时不时从白烟之间冒出来,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年轻的媳妇儿,小心翼翼地端起锅,一边稳住正在锅里煮着的饭,以免往外泼漾开,一边察看抹黑的锅底,确实破了个小洞,透着光。

小洞要是没补上,饭就煮不成了。怎么办?得补锅。

怎么补,补锅匠通常老久才到村里来一次,来一次就把村里所有的破锅补好,而距离上次补锅,还得再过三个月才能来。

锅没得补,如何煮熟饭?穷得叮当响的家仅有一口旧铁锅。只有唯一,没有第二。这漏风的家,咱又把锅给穿出一个洞来呢,透着光,渗着番薯米汤……唉,新媳妇倾斜了锅身,把洞的位置挪高,想让柴火可以继续煮饭,无奈破口子正处于承担任务重的锅底偏上一点的部位,已经不能再挪了,再挪就把米汤泼出去啦。

幸好有米下锅!有米之炊逢锅子漏,如何才能把饭煮熟?等不得,只能自己想办法。巧媳妇把锅腾空,倒扣举起,细细查看漏光处,一煮饭就要渗水,洞再大一点的话,米汤就可以浇熄柴火……巧媳妇排除各种补法,一些材质不适应餐饮的便直接被剔除了,一些材料难以准备的也只好舍弃了,最后她想到做成食品的地瓜粉条,那么有弹性,有嚼劲,兴许可以一试。

媳妇儿担心没补牢,烧大火,加水,试了又试,确信锅已经补好。经过一次次试验,补锅的好方法被固定下来:取一汤匙地瓜粉,加少量水,调成黏稠状,抹在“作妖”处。抹之前得先把锅烧热,不能太烫,太烫了没办法操作,得利用锅本身蓄热的特性,趁着热度把地瓜粉烤熟,它就牢牢地粘在豁口上,把锅补平了!再倒入水、米、地瓜签等。也不能耽搁久了,紧赶着烧火,抢时间把饭煮熟。

在把饭煮熟的同时,补锅用的地瓜粉块也被煮烂了,正好和着粥吃进肚子里。

早中晚三餐,煮饭前先补锅,就像一首歌的前奏一样,少不得!如此补锅,巧媳妇早已轻车熟路,两个月后补锅匠来到小山村,终于把家里唯一的一口锅补上了。

说起来相当一部分人不相信,“这方法真管用?”“不信你去试试”。巧媳妇补锅的真实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这位“新媳妇”正是好友的妈妈初嫁的时候,补锅的故事听来不禁令人唏嘘。

现在,谁家家里没有几口锅,炖、蒸、煮、炒,不带油星热奶的、煎炸不粘底的、铝铁或不锈钢的,还有各种新式材料,陶瓷呀,竹炭呀,不出几天上热搜看看,又会有新鲜材质的锅出炉。谁承想,早年一家子就那一口破锅过日子?

这又让我想起曾经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出的题“50年后的……”,现在想来,“50年后”太难以想象了,5年后的锅,5年后的AI,5年后的科技应用都将让我们猝不及防!

--> 2024-07-25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2392.html 1 妈妈的补锅绝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