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孙灿芬 通讯员李溢海 叶森森 洪韦阳)7月24日,市住建局牵头召开“刺桐侨厝”、特色文化街区工作推进专题会,总结回顾今年以来各地关于这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下阶段工作开展部署。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各地均完成“刺桐侨厝”首轮摸底调查工作,已进入委托第三方开展甄别、评估和论证的阶段,预计10月可基本完成复核工作,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将于11月按标准认定公布名录。
作为著名侨乡的泉州,呈现“三个900万”鲜明特征,即约900万人口常住泉州、约900万台湾汉族同胞祖籍泉州、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十户人家九户侨”,广大泉籍华侨华人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中位居第一,长期以来是泉州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泉州开放发展的“参与者”和“联络员”。
得益于广大华侨“探(赚)大钱”就回乡“起大厝”的传统,数百年来,泉州城乡形成数量众多的侨厝、侨居、侨村。它们以骑楼、闽南红砖大厝、中西合璧洋楼(番仔楼)、手巾寮、土楼、吊脚楼、石堡等多种建筑类型展现风姿,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更是华侨历史的“活化石”。
在全市各界的共同重视下,如今,这些美丽的华侨建筑有了“刺桐侨厝”的集体命名。不仅如此,由市住建局牵头,泉州还在全市统筹规划,将“刺桐侨厝”系统性地纳入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并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重要题中之义。
去年11月,在充分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泉州市“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根据该行动方案,泉州将打造“刺桐侨厝”保护品牌,更好地延续区域内侨厝、侨居、侨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华侨建筑保护体系,创建华侨建筑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市随即全面启动华侨建筑普查和试点示范打造工作,探索建立保护责任机制。按照时间表,今年11月底前,泉州将基本建立全市华侨建筑名录,初步建立多层次保护体系,聚力打造县、镇、村三级华侨建筑风貌展示区(点);到2025年,全市华侨建筑保护水平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经验。
(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