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26日

冬病夏治 趁热打“贴”

进入“加长版”三伏天,贴敷三伏贴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冬病夏治有多种方法

借阳补阳、增长正气有多种方法。

三伏贴迎来贴敷高峰

三伏贴一般要坚持3—5年以上

三伏贴对预防感冒等有一定疗效

三伏天少吃寒凉

适度锻炼,可以养阳。

人参等药物也可温补

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暑气蒸腾,三伏天也逐渐迈入了中伏阶段。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各地医疗机构的“三伏贴”成了广大群众的热门选择。大家都希望抓住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气、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借阳补阳,增长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三伏贴呢?它的具体原理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又有哪些具体的注意事项?本期养生版特别邀请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志强,泉州市正骨医院微针科主治医师罗晓英为大家提供专业指导。

□融媒体记者 林雪娟 张沼婢/文 CFP/图

扶阳祛寒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结合了中医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黄志强介绍道,“它其实是一种发泡灸,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症型来选用中药的一种穴位贴疗法。中药直接贴在穴位上,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古方三伏贴主要以白芥子为核心,加上干姜和一些温通的药物,组成一个外用的剂型。这个剂型在原始使用的时候主要针对哮喘病人。现在医院都进行了改良,有不同的配方。黄志强介绍,三伏贴的配料、配方、用量都有讲究,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病症来选择的,贴完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调整药物的用量和成分。

从治疗方向来看,三伏贴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酸、胃痛等;妇产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风等虚寒症;痛症,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以及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患者和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多汗、慢性腹泻等气虚、阳虚症。

从治疗效果来看,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根据中医四时养生疗法中的“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理念,黄志强建议,在三伏贴基础上可以贴三九贴,三九是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反复感冒等“冬病”。此时应用“三九贴敷疗法”能够有效刺激经络,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寒邪的能力。三伏贴与三九贴交替运用、有序循环,可以实现冬夏皆治的理想效果。

三伏贴适合不同人群使用

“三伏贴含有中药的贴剂,还挺适合老年人的,因为老年人慢性病比较多,吃的药也多,胃肠负担重,使用三伏贴解决一些问题,减少药物使用,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都是一些慢性病,肺系的病特别多,如咳喘、老慢支、哮喘,冬天容易犯病,夏天治疗,可以避免冬天病情加重。此外,老年人年老体弱,夏天用三伏贴可以扶助阳气、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胃肠也相对弱一些,容易腹泻、慢性腹泻、大便不成形,可以用点暖脐的方法,贴肚脐也有帮助。”医生建议道。

“针对儿童,比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有消化系统的疾病,就是我们所说的‘脾胃病’。”罗晓英介绍说,“有些孩子反复虚汗腹痛、慢性腹泻,还有一些孩子食欲不振、不爱吃饭,属于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的,也适合在三伏这段时间里用三伏贴来治疗。”

对于青年群体,比如每天久坐少动、气滞血瘀、经常腰酸腿困、四肢乏力的上班久坐族,经常熬夜、身体透支、气机壅滞、经常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的熬夜人群,暴露在办公室空调下、寒湿侵体、易患风湿、关节炎病、出现关节疼痛的“空调党”等,三伏贴也可以起到疏通血气、调理气机、祛湿祛寒的效果。

三伏贴一般要坚持三五年以上

今年三伏时间是7月15日至8月23日,传统贴敷日期为每年三伏中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放在今年就是7月15日、7月25日和8月14日。贴敷最佳时辰为午时,即上午11时至下午3时。

当然,现在由于适应病种的扩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要求,三伏贴也不再拘泥于初、中、末伏的第一天,三伏期间均可进行,每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一般成人贴敷1—6小时,儿童0.5—1小时。

“三伏贴一般要求至少坚持3—5年。如果贴敷3年症状改善不明显,要及时向接诊医师反映,调整方案;如果贴敷有效但疾病较顽固、症状仍较明显,建议继续贴敷,同时加服中药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巩固疗效。”黄志强说。

黄志强提醒称:“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严重皮肤病、严重过敏体质等,中医辨证属于实热证、湿热证等实证、热证者不适宜穴位贴敷疗法。”

使用三伏贴避免五大误区

专家提醒,要理性看待三伏贴,认清误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下列举几项常见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正解: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人,并不能包治百病。

三伏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其病种是围绕“温阳散寒”来进行,适用于辨证为虚寒型的病症。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上述体质的人贴敷可能等同于火上浇油;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因为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感冒发烧,也不能贴。黄志强建议:“首次贴三伏贴之前,最好到医院辨明体质,查看病情是否适合贴敷。”

误区二:网上购买,自己贴敷

正解:网上购买,自己贴敷不可取。

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患者为图方便和省事,在网上或药店自己购买三伏贴在家贴敷。黄志强提醒:“三伏贴的药物是根据患者身体体质状况调配的,且不同疾病贴敷的穴位也不同,仅凭生活常识和网上查询的‘理论知识’不够严谨,治疗效果难免不理想,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此外,精准取穴也很关键,虽然网上有经络穴位图,但患者毕竟不是医生,照着图贴难免位置有出入,会影响疗效。”

误区三:“冬病”仅靠“夏治”即可,平时可不治

正解:冬病夏治不能代替日常治疗保健。

冬病夏治确实有效,但不少“冬病”如果病情严重,还需及时治疗,盲目认为“冬病”非要“夏治”,只会得不偿失。另外,冬病夏治并不能代替日常治疗,尤其是慢性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要治养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罗晓英提醒:“平时要少吃寒凉饮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情绪乐观,适度锻炼等。”

误区四:贴的穴位越多越好

正解:中医讲究治病求本,针对病因贴敷才是根本。

贴三伏贴的人群不乏多种疾病的患者,如同时有气管炎、鼻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这类患者往往希望在各疾病治疗部位上都贴上药贴;有的患者甚至认为,贴的穴位越多越好。其实,中医治病求本,也就是要从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探求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医生提醒,很多“冬病”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阳虚,所以补益阳气是根本,只要能把握住补益阳气的主要穴位,就是抓到了病根。

误区五:贴敷时间越长越好

正解:贴敷时间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

不少人认为三伏贴贴敷时间越长,药物吸收越充分,效果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三伏贴并非贴的时间越长越好,贴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具体的贴敷时间应该根据医嘱来进行,黄志强提醒:“一般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1—6小时,小儿贴敷时间为0.5—1小时,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如自觉贴药处有瘙痒、灼热等明显不适感,即可自行取下。”

冬病夏治的其他方法

黄志强指出,冬病夏治除了敷贴三伏贴,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隔姜灸、督灸、八卦灸、火龙罐、拔罐、艾灸、刮痧、针刺、火针、熏蒸(洗)、穴位埋线和内服温补药物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

隔姜灸:先用姜汁在所要治疗的穴位上进行刮拭,直至该穴位皮肤轻微发红,然后放上2—3mm厚度的姜片,姜片将艾柱与施灸部位皮肤隔开,借用姜片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火龙罐疗法:这是集艾灸、刮痧、推拿功能于一体,结合揉、推、按、点等手法,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负压走罐的疼痛感,以及传统火罐造成淤血过重的副作用,是一种即刮即化即消、几乎无痛的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的疗法,且无副作用。罐体由玄石和紫砂混合而成,独特的罐口形状形似莲花齿瓣,罐体内点燃艾柱,生发纯阳之性,如火龙之口,扶阳、驱寒、除湿、化瘀,因此取名火龙罐。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钨锰合金所制造的特殊针具(也可以用毫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穴位埋线: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内服温补药物:如人参、鹿茸、高丽参、海马等,具体要因人而异,不可滥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医生提醒,冬病夏治不单单是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并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适用方法,我们要科学规范地选择。

本期医学指导

黄志强 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苏稼夫教授学术继承人;擅长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应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法”治疗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疾病。

罗晓英 泉州市正骨医院疼痛微针科主治医师,擅长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各类骨关节炎、面瘫、中风后遗症、消化不良等疾病。

--> 2024-07-26 进入“加长版”三伏天,贴敷三伏贴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2597.html 1 冬病夏治 趁热打“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