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林森)近日,省发改委制定《福建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我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电力需求响应能力,保障电力运行供需平衡。
《方案》提出三方面工作目标:优化需求响应工作机制,激励各类主体主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统筹兼顾电力安全与经济增长;在全省力争形成最大用电负荷5%的需求响应能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引导电力用户实施精细化负荷管理,大力推进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参与需求响应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在线监测,开展用户电力负荷优化,助力用户节能降本。
《方案》明确了需求响应主体、响应类型、响应启动条件,以及需求响应年度竞价、周期滚动、按需调用、效果评估、补贴核发规则及流程等内容。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各地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将组织电网企业、电力用户、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开展需求响应。
与此前省发改委印发的试行方案相比,《方案》放宽了需求响应申报范围,扩大参与用户范围,鼓励储能等新兴资源和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参与需求响应;优化日前、日内需求响应邀约流程,取消响应邀约时间约束条件等,增加了响应主体参与的灵活性。补贴方面,增加响应速度系数,结合电力用户生产计划安排、用户参与响应难度等,按提前通知时间的差异设置了1—2倍的补贴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