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很多家庭都会把吃不完的瓜果蔬菜装进保鲜袋,放进冰箱里慢慢吃。然而,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保鲜袋,用错了的话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如何安全地使用保鲜袋?福建疾控为大家科普。
保鲜袋主要用于储藏蔬菜、水果、谷物、熟食等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制作保鲜袋的材质绝大部分为食品级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PE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它的化学稳定性好,因聚合物分子内通过碳碳单键相连,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生产保鲜袋时通常需要添加增塑剂,同时也会根据不同需要加入加工助剂,如抗静电剂、爽滑和抗粘连剂、增刚剂、热稳定剂、抗氧剂、阻隔剂等,以保证薄膜的透明性、柔韧性、抗氧化性等性能。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和《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这些加工助剂是不同组成的化学物质,部分材料或制品使用温度应低于100度。
因为高温、部分食品中的油脂和酸碱度都可能加速有害物质的产生。在以上环境长期使用保鲜袋,有害物质会在人体内逐步蓄积、产生轻重不同的毒副作用或引发相关疾病。
用合格的保鲜袋装食物放在冰箱里冷冻、冷藏,或在常温条件下存放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用保鲜袋装刚出锅的高温食品,如果食品油脂较多,或有一定酸碱度,则会有一定风险,应尽量减少使用。
如果将食品连同保鲜袋一起放在微波炉里加热,食物温度很难控制在100度以下,这时产生有害物质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应该避免这样的操作。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黄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