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记者日前从商务部获悉,首批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各项试点措施已全面落地。
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试点。经过一年的先行先试,各项试点措施已全面落地,形成了一批引领性、开创性制度创新成果。
开展一批“首创首试”制度创新。率先放宽汽车发动机等62种再制造产品进口,率先实施预裁定依申请展期制度,率先突破信息技术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方式。
推出一批“连通市场”开放举措。支持境外专业人员在境内提供服务。便利外籍人员来华工作生活。按照内外一致原则,对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新金融服务申请作出审批。
实施一批“降本增效”惠企政策。对用于展览或展示的货物等暂时进境货物,提供担保后暂不缴纳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航空器、船舶免征关税。允许进口葡萄酒标签中标注特定词语。对符合条件的进口空运快运货物实现6小时内通关、一般货物48小时内通关。
形成一批“高效透明”管理实践。发布在线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在公告单一来源政府采购项目成交结果时,说明采用该方式的理由,进一步提升透明度。支持引导企业率先与国际公认标准和指南接轨,建立提高环境绩效的自愿性机制。积极推动仲裁裁决书公开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