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近日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8月2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目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仍在进行中。
当前,全国各地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月份至6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3万个。
老旧小区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住建部今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提出,要切实抓好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及早安排2025年改造计划,打好“十四五”改造任务收官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包括住建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在内的多个相关部门均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关于长效管理机制,王胜军表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入物业服务,建立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巩固维护更新改造成果。
王胜军还提到,不仅把现有的老旧小区改造好,还要着眼长远,加快建立体检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区有序更新改造机制。据王胜军介绍,正在抓紧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为小区房屋安全使用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顺应了住房进入存量时代、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趋势。存量房屋需要补上在水电管气路等方面的一些短板和漏洞,靠物业费、物业维修基金为主的资金很难满足房屋日后进入老化阶段后对资金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房屋养老所需要的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统筹安排,从公共维修基金升级到房屋养老金制度。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