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12日

糕 仔

□洪莉莉

(CFP 图)

家乡糕仔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润而不黏,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依稀记得,逢年过节,母亲也会带着我们做糕仔。

制作过程包括淘洗糯米、沥干、翻炒、磨粉、溶糖水、搅拌、蒸制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成品的口感和品质。特别是溶糖水的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糖和水的比例,避免“翻沙”影响口感。做糕仔还得看天气,如果能遇到潮湿天那是最好的。有时遇到北风天,就要关紧门窗,避免风吹进来影响糕仔的口感。

早年,每家每户都会有各种形状的印糕模,有花状、小鱼形,有普通规格的也有迷你版的。邻居经常互相搭把手,拿着各自漂亮的印糕模便开始忙碌起来了。不一会儿,一个个模子印出的形状各异的糕仔呈现在眼前,仿佛一桩桩美丽的心事跟着启程。然后,放到灶里蒸,直到最后糕香四溢,儿时记忆跟着层层叠叠丰满起来。

这看似普通的糕仔始终联结着众多游子对家乡执着的眷恋和满满的家乡情怀。特别是在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当思乡愁绪满溢时,也许一口糕仔就能把在外游子“带回”家乡。恍惚间,循着那熟悉的香气,味蕾再次回绕香甜的味道,童年记忆和亲情感悟就在那一刻爆发。糕仔于他们来说,就如初恋一般,或许不是最美,却第一个打开了他们的心扉,霸占着心头最柔软的那一部位,稍一撩拨,就让人魂牵梦绕。

家乡糕仔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几百年来,这道美食在民间传承不衰,成为特色小吃。关于传承,要么一生,要么陌生,幸好,还有不少人选择前者。晨曦微露,街头巷尾便弥漫着糯米与红豆交织的香气,那是糕仔独有的芬芳,它悄然地唤醒着沉睡的味蕾,引领着人们踏上一段寻味之旅。

每次回老家都会特意到糕店买些糕仔带回泉州市区送给朋友,一起品尝美食。一进店内,热气腾腾的蒸笼里摆放着一块块洁白的糕仔。如同艺术品般精致,形状规整,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轻轻捧起一块,只觉它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无数的故事与智慧。

糕仔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结晶。它也带着家的味道,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爱。

--> 2024-08-12 □洪莉莉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5526.html 1 糕 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