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14日

本期话题:如何借力数字化打造品牌营销新格局?

品牌营销借“数”出圈

企业家代表走访典型企业,聚议品牌营销数字化新模式。 (郭剑平 摄)

苏国锋 福建新思维企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怡丹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涂瑞远 泉州市网络文化传播协会会长

本期主持:郭剑平

嘉宾名片:

在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的巨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态格局。可以说,数字化是当前企业转型发展的基础,是品牌企业实现业务增长的重要途径,传统品牌无一例外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的转型之路。如何把握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助力品牌打造全新营销格局,提升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本期民企会客厅邀请品牌行销机构代表、高校品牌营销专家、行业协会品牌顾问等与您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快速搭建数字化资源矩阵

主持人: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助力品牌打造全新营销格局?

黄怡丹:数字经济时代,品牌营销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推销,而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要把握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品牌需要从内容和人性的角度出发,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品牌形象。通过创作优质、有价值的内容,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引发共鸣;同时,要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将人性融入品牌营销,不仅能提升客户的品牌忠诚度,还能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苏国锋:企业过去的机遇是靠品牌传播,靠大量投入推广,而数字时代不一定靠品牌传播,更多是直接的用户营销、数创营销,这就意味着有机会用更少的成本、更多样化的方式成就更多类别的品牌。数字时代代表着“万牌时代”的到来,营销格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生转变:一是理念转变,过去是“货找人”,现在是“人找货”,企业需要相应的各种创新,学习正确的新决策;二是团队格局,营销要靠团队,人才更新、新旧组合、管理的方式都要匹配,旧队伍做不出新营销;三是营销变成传播化,传播变资源化,要搭建数字化资源矩阵,提升驾驭能力。

涂瑞远:数字经济是一个新的时代浪潮,也是品牌全新营销的风口,借力借势数字经济是打造品牌的新机遇,建议企业从三个维度进行数字化品牌建设:一是品牌建设思维升级,从传统的广告推广传播转向流量思维转化,结合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加上新媒体流量的运用,创建数字品牌流量传播矩阵,做到数字品牌思维提升、数字传播提升、数据流量提升;二是数字人才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懂品牌、懂市场、懂数字技术的数字人才队伍,为数字品牌建设提供技术赋能、品牌赋能、人才赋能,打造企业数字品牌建设的核心优势;三是数字品牌lP建设,品牌文化是品牌建设的灵魂,数字品牌IP建设是数字品牌塑造的关键,打造IP是数字品牌建设的核心密码,也是数字品牌格局建设的核心任务与核心要素。

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

主持人:品牌营销线上线下的重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涂瑞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品牌营销线上线下的重心发生了转变,流量从原来线下转向线上,到现在一部分线上流量回归线下,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企业品牌营销也发生重大变化,形成天网、地网、人网融合的全新格局。做好数字化转型,构建品牌营销的“天地人”三网,是品牌企业市场营销制胜的关键。

苏国锋:品牌企业现在在线上线下都受到一定冲击,营销渠道在不断演变,而且这个趋势刚开始。现在的方向应该是线上和线下互相启迪、互为支撑、尽量打通。具体来看,线下主抓三个创新,线下强调一场景、二体验、三私域;线上也抓三个方面,靠流量消费者的新鲜感已经没了,实战也很内卷,所以靠传统卖货思维是难以持续的,线上第一需要品牌化,第二需要价值化(不能只走价格),第三需要真实化(凭什么让人相信?)。

黄怡丹:在数字时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多受到在线信息和社交证明(指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即“从众”)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在找线上和线下的平衡,更是一个整合和创新的过程。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品牌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建立无缝的互动和体验。如运动品牌迪卡侬正是主动突破了门店的物理限制,强调通过对运动兴趣社群的潜力挖掘,使其逆势增长,成为专业运动爱好者的新宠,服务好品牌的用户,其“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的价值模式值得学习。

优化用户与品牌互动方式

主持人:品牌企业的营销数字化转型首先可从哪个方向突破?

黄怡丹: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曾经说过:“放弃为自己的品牌营销,而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一个令人愉快和简单的体验。”强调了在数字化转型中关注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创造持久价值和忠诚客户的关键。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定义和优化用户与品牌互动的方式。品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更关注技术赋能所带来的营销体验增强,通过整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实现从二维(视觉、听觉)到“五感”融合的突破。

苏国锋:企业从以研究产品为中心向以研究人为中心转变。企业的惯性思维往往是重视产品、研究产品,但关键是产品很容易同质化,企业反而忽略了产品是给谁用的,封闭式的自我研究产品没意义。研究人就会找到创新机会,然后去“创需”,基于这些形成精准营销对象的原创产品,要争取做到基于研究人重塑品牌,形成品牌的情感历练和附加价值。研究人才会突破,实现营销落地和业绩正循环。

涂瑞远:建议品牌企业营销数字化以品牌IP建设为核心,以数字AI传播为突破,做好品牌营销传播矩阵,结合短视频、直播、网红达人等新媒体新营销,创新品牌营销新维度新格局,打造品牌新势力,创建品牌数字化转型核心竞争力。

以品类品牌化为主线持续经营

主持人:企业如何找准自身的品牌定位,并借力数字化建立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黄怡丹:这是一个策略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逐步实施。首先,企业应该清楚地认知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包括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目标市场及其需求、竞争环境等。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可以确定适合的精准客户群体,并规划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方案。其次,品牌定位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无论是在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还是线下零售店,品牌形象和传递的信息应当保持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仅有助于强化品牌的身份认同,还能够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品牌的建设和客户忠诚度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投入和耐心积累的过程。通过持续优化和创新,企业可以逐步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实现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的经营成果。

苏国锋:找准自己的品牌定位,核心建议是重视品类路线。新品牌大部分从品类出发做品牌,品类更具客户忠诚度、营销渠道更垂直、资源更聚焦,产品和服务更加专业化。老品牌往往通过“1+n”模式进行品牌换新,n通常是指品类,以品类品牌化为主线,便可以精准定位。至于具体选择什么类别,可以依据不同行业情况而定。

品牌营销

比拼数智化

不久前,探拓户外董事长凌明宗在泉州举行的一场数智时代品牌创新圆桌活动上提出自己的忧虑:品牌是一条长线,需要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塑造,但企业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品牌建设投入与营销业绩却难以兼顾。在数字化时代,品牌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变,财大气粗的品牌广告也未必能实现用户存留,企业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生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正在思考的关键问题。

凌明宗的这一困惑引起了与会企业代表的共鸣。近期,以著名品牌专家苏国锋为代表组成的专题调研小组在走访多家泉州品牌企业之后认为,泉州有着市场创品牌的浓厚氛围,品牌企业与品牌行销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深入、丰富,展现了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善拼更会赢的城市特质。面对当前数字化浪潮,强大的品牌心智对建设品牌私域流量非常有利,企业要有创构数字化品牌运营管理的思维。

各路品牌专家分析提出,应该将与品牌有关的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各方先进的力量整合起来,实现共建共享,为所有创品牌的企业或者优秀机构提供更好的“阳光、雨露、空气”,打造一个“品牌新行销数字化超级链创服务平台”,为数字时代的品牌营销升级注入新动能。(剑平)

--> 2024-08-14 本期话题:如何借力数字化打造品牌营销新格局?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5832.html 1 品牌营销借“数”出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