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18日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吴爱敏

小爱曾带着簪花围和“户外客厅”去旅行

近年来,小爱一直致力于做深度泉州人文体验的定制旅行。

小爱曾以单车旅行方式走访了东南亚四国

我是一个自小漂泊的闽南人,在厦门出生,去东北读小学,又回到南安上中学。后来北漂了十三年,直至2015年,我才回到泉州定居。对于家乡泉州来说,我是一位远方来客,除了过年时的家人团聚、难忘的中学时光,我对这里一无所知,总以为它不过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古城。直到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向我翻开了“泉州”这本厚重的历史书,我才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2017年,我在西街经营一家咖啡店,从那时起,我认识了许多热爱本地文化的朋友。他们向我讲述了晋人衣冠南渡、留从效与刺桐花、陈洪进与崇福寺、蒲寿庚与亦思巴奚战乱等历史故事。我才慢慢发现,原来这座古城的老旧衣袍后藏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史诗。这些故事就像是一块块拼图,渐渐在我心中拼出了一幅叫作“家乡”的动人画面。

因为自小离乡,我自负地认为闽南文化未曾影响我分毫。我总以为随遇而安是自己适应能力强,固守传统是因为承袭家风,喜欢挑战未知是我天性勇敢,能够克服逆境是因为自己性格坚韧。然而通过对泉州历史文化的不断探寻,我才恍然大悟,这些自己性格中的特质,其实也一直刻在每一个泉州人的基因中。

去年,我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咖啡店。我把汽车后备厢改造成一个移动茶馆,并将行李箱改装成一个“户外客厅”,之后我便带着它们从泉州出发,开始远行。不同于以往的旅行,这次的我装扮了簪花围,以感受古代人从泉州出发的方式,踏上了探索京杭大运河的旅途。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杭州,我便将自己的“户外客厅”搬到了拱宸桥与西湖。而在被无数次战火摧毁重建的徐州城,我则把“客厅”搬上了项羽点兵的司马台,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楚汉文化,以及彭城人性格中的直爽仗义。在泰安古港的东平湖畔,在五岳之尊的泰山顶上,来“客厅”做客的泰安大叔们,让我看到了他们谈话中流露出的泰安人的质朴勤劳。

这趟带着“户外客厅”的旅途,我一路上感受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也不断反观家乡泉州这座城市,想象着它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其在近现代史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我作为个体,又能为现在的它做些什么?

于是本身喜爱旅游的我,旅行归来后便开始尝试通过自媒体账号,分享泉州的人文与旅游攻略。为了讲好泉州故事,我加入了鲤城文史学会和泉州观鸟学会,尝试从人文历史与生态景观两个角度出发,为想来泉州的人们提供不同的旅游视角。在线下,我则为来泉州旅行的客人们安排了各种深度人文体验。比如曾经有一位宝妈带着孩子来泉州游玩三天,除了参与探访博物馆与历史古迹的研学活动,我还特别为孩子安排了一些体验项目,当中包括学做海蛎煎、跟非遗传承人学做花灯、看木偶戏并体验木偶制作等特色行程。孩子在参与过后不仅玩得特别开心,还收获感满满。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从小在不同城市生活的经历,让我在回到家乡后,可以更快地找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这让我在从事旅游工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游客视角,去了解游客来到泉州想要体验的内容。行万里路后,我后来才明白,远行,原来就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潮人名片

吴爱敏,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带着女儿徒步穿越沙漠,背包穿梭于西藏、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区,单车旅行东南亚四国。目前是一名旅游博主,拥有一家旅行社,一直致力于做深度人文体验的定制旅行。

潮人征集令

潮人,既是引领一种潮流的人,又是一种文化的缔造者。他们够个性,做自己。

世遗之城泉州,每天都发生着新鲜的改变。我们常常会与各式潮人不期而遇,他们或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或是在这里扎根的新泉州人,抑或是从这里走出去开辟新天地的泉州籍人士。不论传承、创新或颠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专注与坚持,并成为这座城市各具特色的注脚,赋予古城更充沛的活力与自信。

“潮人小传”专栏诚邀您分享潮人生活,演绎别样精彩。

征集热线:0595-22500062

投稿邮箱:qingyuan@qzwb.com

--> 2024-08-18 □吴爱敏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6478.html 1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