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21日

小车路

□王少波

(CFP 图)

永春老家那条小车路夹在县一中和县车队中间,宽约四米,南北距离也不长。路两侧的楼房座座相连,大多是传统的白墙黑瓦小院,也有几幢三四层的西式小洋楼,闾阎扑地,鳞次栉比。

“车路”是闽南话,意为马路,冠之以“小”字,看似是一条小路,却头尾贯穿着两个村。小车路附近的居民多为杂姓,单我所知就有洪辜陈李苏王薛等姓氏。估计是近邻胜远亲,即使是众多异姓人家凑一起,大家倒也相处得其乐融融,日常在小车路上见到的人,都带着和乐的面容。

我跟小车路的缘分源于一位初中同学。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县城汽车运输业异常繁荣,这位李同学的家就在小车路的路口,家门还正对着主路。由于离县车队近,占据了“地利”,他家便开了一间修补货车轮胎的铺子,生意也一直很好。因为父母常常忙得目不交睫,作为家中长子的李同学一有时间,就得到铺子帮忙干活。与他要好的我,每次去他家玩时,也会凑过去搭把手。

记得那时李同学经常教我拆卸螺丝要“对角”,只要轮胎上的螺丝能对称,就可以卸得快又拧得紧。后来我读了老子写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时,便不禁联想到李同学常说的“对角理论”,当下就悟通了这句话的含义,正所谓万物相辅相成,好坏交织,悲欣交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做人做事和拆卸螺丝一样,还是得找准“对角”,脚踏实地,才能不走弯路。

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事物,小车路热闹了二十来年后被拆掉了。其实早在拆之前,李同学家的轮胎修补营生已经日趋冷清。由于同行竞争越来越大,大车拉货的买卖也渐渐难做,他家门口那块空地也显得愈发寂寥。后来这片空地被改建成了一个简易的菜市场,不久后又搭建起一个铁皮屋,并被人承包去开了餐馆。

有一年碰上长假,我约几位同窗好友去找李同学,那时大家已经离校十多年,毕竟难得再聚,彼此都难掩内心欢悦,不经意就聊到了薄暮时分。李同学索性便邀大家去小车路路口的那间铁皮屋餐馆继续叙旧。于是大伙点了一些家常菜,继续在小餐馆里边吃边聊,或说“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又讲“长亭道,一般芳草”,但是聊着聊着,依旧觉得还是过去的时光更值得回味。

时间如白驹过隙,与那间铁皮餐馆匆匆一别,转眼又过去许多年。物换星移,如今的小车路已变成一个商住小区,而它残留在我记忆里的影像,也已变得模糊不清。今年初,听闻一位朋友曾为小车路拍过照,我便特意前去讨要。相片到手后看着熟悉的小车路,还有李同学昔日的家和那个蓝色的铁皮屋,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忽然就想起了《鹿港小镇》中的几句歌词:“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 2024-08-21 □王少波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6954.html 1 小车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