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23日

秋冬节俗品出闽南的浪漫深情

中秋博饼,小朋友体验传统文化。(林劲峰 摄)

在晋江安海白塔广场举行的“烧塔仔”民俗活动(陈钧 摄)

在泉州,中秋不仅有“笋江泛月”的诗情画意,也有月映双塔的动人景色。(陈起拓 摄)

南安美林街道居民搓“七夕”糖粿,这是泉州的特色节日美食。 (黄成贵 摄)

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依山傍海的闽南地区互动交融,形成独特的人文环境。诞生于此的文化传统穿越历史长河,传承保留至今,融入泉州百姓日常生活,凝聚成情感丰富的岁时节俗。

颇具仪式感的民俗在泉州代代相传,蕴藏祈盼美好生活的淳朴心愿,让我们瞧见在春夏里温暖欢乐、在秋冬里浪漫深情的闽南,让我们沉浸于充满生活情趣的闽南。

□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七夕”民俗独特

祈“七娘妈”护娃

现代社会与女性相关的节日名目繁多、备受热捧,甚至催生出“她经济”,而我国传统节日中只有一个属于妇女的节日——“七夕”。

“七夕”的“乞巧”意味,体现出民俗文化中关心女性和同情女性的一面。在闽南,“七夕”更为温情浪漫,传递着更多的美好愿望。

泉州民间将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七仙女董永“百日缘”的传说加以融合,有了织女是天帝第七个女儿的说法,并尊称为“七娘妈”。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间把农历七月初七定为“七娘妈”的诞辰,并举行独特祈愿活动,称为“做七娘妈生”。

“七夕”清早,人们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顶,欲让喜鹊衔到天河边,献给织女梳妆打扮,让她以最美的模样与爱人相会。泉州民间传说,“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秃顶,是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踩踏所致。如果“七夕”下雨,则是牛郎、织女相会后挥泪告别。

泉州有关“七夕”的民俗,极富人间烟火气息。“七夕”中午,泉州人敬祀“七娘妈”,旧时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轿七乘,这意味着热情好客的泉州人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民谣里唱道:“七月初七七娘生,七枝清香来拜请;七块碰粉七蕊花,七座灯科七只金;浥饭甜糜豆干酒,恭请七娘来吃酒。”

此外,泉州民间还祈盼“七娘妈”护佑孩子茁壮成长。新生婴儿在第一个“七夕”要拜“七娘妈”为“契母”(即干妈),称“新契”,至16岁才解除契约,称“洗契”,其时都要举行相应的民俗仪式。

中秋“博饼”“烧塔仔”

泛舟笋江赏明月

泉州的中秋节格外热闹,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大街小巷尽是“博饼”声。

“博饼”是风行闽南的中秋特有习俗。传说“博饼”游戏是祖籍泉州南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令部将设计的,以让官兵在中秋节尽情戏玩,后“博饼”逐渐流传开来。传说虽未见于地方文献记载,却体现着闽南人深沉的民族感情。“博饼”时,设六枚骰子,每人轮掷,博取状元、榜眼(对堂)、探花(三红)、进士(四进)、举人(二举)、秀才(一秀)六式奖项,分获不同奖品。“博饼”时,众人兴高采烈,增添节日欢乐气氛,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节俗。泉州人俗称月饼为“状元饼”,即与“博饼”习俗有关。

中秋节赏月,更是一项富有诗情画意的节俗活动。泉州人中秋赏月,最有名的当推“笋江泛月”了。古时,中秋夜,一轮皓月映于江中,其时南音幽雅,管弦悠扬,赏月者乘轻舟自金鸡桥沿江而下,经笋江桥至顺济桥,与桥上、两岸成群结队的游人,共赏江天月色。“笋江泛月”历来是泉州诗人佳节吟咏的主题。

泉州还曾有“听月楼”的别致建筑和典故。明万历年间,翰林院编修黄志清在泉州晋江安海修建有“尺远斋”私宅园林。“听月楼”为黄志清为其夫人邱氏而筑,该楼竣工之期正逢中秋佳节来临,黄志清题写楼匾时兴之所至,大笔一挥,把原来拟题的“赏月楼”写成“听月楼”。后来欲重写时,身为泉州城内名门望族大家闺秀的邱氏忙劝道:“听月妙哉,不同凡响,何必再写!”黄志清即问:“月焉能听?”邱氏草成《听月楼》诗一首:“夜静楼高接太清,倚栏听得十分明,磨空軏軏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唱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忽然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黄志清赞叹不已,遂令巧匠镌刻“听月楼”匾及《听月楼》诗条幅悬挂。此事一传开,又为中秋佳节增添了一段佳话。

对于泉州的孩子来说,农历八月十四至十五这两天晚上最受欢迎的活动,当为“造塔仔”“烧塔仔”。据传“烧塔仔”之俗,源自元末百姓以“烧塔仔”举火为号,起义反抗蒙古贵族专制统治。现今,“烧塔仔”已转变为民间祈福仪式,大人带着小朋友捡来碎瓦砖造小塔仔,将瓦砖层层垒砌,叠造锥形空心尖塔,有的还贴饰彩花,各层内置泥偶,塔内点燃灯烛。最后,人们在塔仔内放柴草燃烧,成为红红火火的“烧塔仔”,孩子们围着塔仔雀跃欢呼,民间有“烧得越旺越有财气”的说法。

“冬节小年兜”

回家过节祭祖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冬至如约而至。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又称冬节,有“冬至大如年”之称,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曾以冬至为岁首。

闽南有“冬节小年兜”的说法。在泉州,冬至除了有煮“冬节丸”、用糯米捏制动物、金锭银宝造型的“鸡母狗仔”习俗外,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为“敬门神”。泉州人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寓意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冬至中午,泉州人还会再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供品中必有润饼菜,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盼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祠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除夕夜,石狮祥芝古浮村民“跳火盆”。(苏德辉 林劲峰 摄)

除夕夜守岁分圆

“跳火盆”火红兴旺

除夕,泉州人称为“年兜”。泉州除夕这天的节俗主要有祭祀祖先、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跳火盆”、辞年守岁等。

在泉州民俗里,年兜是全年最重大的祭祀祖先的节日,俗称“辞年”。俗谚云:“年兜不回家无某(妻)。”是日中午,家人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当晚,外出的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均要回家团聚,吃团圆饭,古称“围炉”。

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圆”“分过年钱”。古代分压岁钱很讲究,要用大钱、新钱,用红线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长命百岁”之意,有的穿成鲤鱼形、如意形、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有的地区还有“压岁果”,把橘子放在小孩的枕边,取“吉利”之意。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年夜饭,饭上压有红橘、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祇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整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

在泉州一些地方仍保留年夜饭后“跳火盆”的习俗,意为年谷大熟、燔柴报天。所谓“火盆”(或称“火群”),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火堆,家中男子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兄弟替跳。大家边跳边念:“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西,新年财源入厝内。”沿海乡民则念:“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火盆跳后,各家主妇即把其灰烬收置火笼中,藏于房内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

--> 2024-08-2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7302.html 1 秋冬节俗品出闽南的浪漫深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