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02日

厝斗村的心

□涂添丁

投稿邮箱:meiyuxiangcun@qzwb.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美育乡村 以美润心’泉州乡村文化记忆主题征文比赛”,欢迎400万像素以上的配文照片、3分钟以内短视频)

“三月三”厝斗畲族文化节 (郭思婧 供图)

扫描二维码欣赏更多征文活动作品

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热情的太阳就像一把火,充满向上生长的能量,厝斗村里处处热情洋溢。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环绕在它周边的村庄都是汉族村,它宛如一个“寄养”的孩子,生长出独特的气质,我总认为只有行走才是与这个村庄私语的最佳方式。

于是我踩着叶子,顶着骄阳走在宽敞的村道上,感觉身边所有的事物和人都有对话的欲望,那么亲切热情,又那么熟悉。稻禾在微风吹拂下频频摇摆,散发出一股丰收成熟的味道。马上可以开镰了,一群小鸟站在电线上说三道四,几只狗懒洋洋趴在树下吐舌头。一株绿得发亮的高大救必应树立在眼前,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知道救必应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的功效,是一味用途很广泛的中药材时,我还是有一些惊讶。这种也常用于绿化的植物,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成熟后的果子是娇艳欲滴的红色。作为这里的“老村民”,它是如此普通却又如此珍贵。

我径直走向油茶及中草药基地。这个500亩基地是2016年“百家宗教场所帮百村”项目,如今已进入收获期。为增加创收渠道,前两年开始在油茶树下试种红花对叶百部、救必应,并成立中草药合作社,以“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将逐步打造成具有厝斗特色的畲医畲药中草药基地。出乎我意料的是,救必应已从原生变成了人工种植。

2016年,为保护传承畲族特色文化,村里将一座老石头房改造成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用于展示厝斗村畲民的畲族语言、畲族民歌、畲族民间传统舞蹈、农耕工具、织布服饰、生活用品、畲医畲药等。

在这里,畲民移居落户后逐渐与周边村落交往交流交融,畲汉文化不断交汇融合,居室、饮食、服饰和风俗习惯上虽有变化,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2021年厝斗村以被列入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积极谋划建设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二期工程,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完工后将用于展示畲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畲汉同心落实乡村振兴情况。厝斗村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积极谋划实践不同的乡村振兴方式,将畲族少数民族文化和现有的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有力推进厝斗村特色产业发展。村里定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晒秋”和“采茶节”活动,让群众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从展示馆出来后,阳光若隐若现,畲寨风情在我眼前徐徐展开,美丽乡村微景观、休闲旅游点、农家美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应俱全,我惊叹于这里的美,竟有股在畲寨奔跑的冲动。

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我想扯下来,请畲族的乡亲们为我缝制一件“凤凰装”,我知道,畲族人民崇尚凤凰,并将其作为民族图腾,记录的正是追求真善美的民族记忆。不料,晚霞消失得那么快,容不得等我思绪回来就不见了,但我可以等云霞再现,待到10月份,那时候救必应的果实是火红火红的,我再来。

在厝斗村深邃的眼中,我很渺小,但每次来我都保持着耐心,用轻轻的步子和谦逊的眼光与这个独特的畲寨私语,我总能看到它与众不同的美,感受到它那颗质朴纯真的“心”。

乡村名片 厝斗村

位于洛江区河市镇北部,是洛江区唯一的畲族行政村,面积5.2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628人,主要是兰、雷两姓。村里建有油茶观光园、畲医畲药种植基地,同时设有厝斗村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艺在畲乡”文创基地。曾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泉州市乡村振兴试点村等。

--> 2024-09-02 □涂添丁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98749.html 1 厝斗村的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