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创新引领、转型提质、海外开拓成为一大批制造业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日,记者在实地走访中看到,泉州也有不少企业正通过内外兼修,不断向“新”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期民企会客厅围绕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这一话题与您共同探讨。
注重前瞻性布局 把握创新发展趋势
主持人:面对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有何战略布局?
王俊宏:企业的发展以业务为导向,我们会时刻关注经营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每一次决策背后都经过了多次研究讨论。现在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增长,其实很多动作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规划了。在产品力上,我们进一步加强原创产品的输出,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价格。在渠道布局上,我们坚定做直营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规范管理门店,更能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需求。在品牌建设传播上,我们对店铺形象进行升级优化,探索赋予一件衣服以外的精神价值、情感诉求,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陈青青: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晋江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代加工工厂,而我们在当时就开始探索做品牌,并将品牌注册成商标,形成了浔兴的品牌标识“SBS”,并将其打在每一条拉链上。其次,坚持产品创新也是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引入技术人员,不断提升拉链的技术含量、功能元素,自主研发出荧光拉链、防水拉链、隐形拉链、航空拉链等一系列产品。目前企业授权专利已达到800项,其中发明专利跟实用新型专利超过600项。
柯永远:最重要的就是要脚踏实地做实业,2014年远祥收购了卡尔美中国品牌所有权,2010年成立卡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建设形成从一根纱到一件衣的供应链体系,包含织布、染整、印花、绣花、缝制,相当于只要买一条线,我们就可以做成一件衣服,不需要再经过第二家。这样不仅在生产环节实现降本增效,而且保证了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其次,我们十分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内核与硬实力,目前已申请100多项专利。
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主持人:降本增效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企业在这方面如何发力?
柯永远: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要实现降本增效、稳定增长,唯有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我们很早就开始购买使用自动化设备,近几年我们主动寻求数智化转型升级,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有效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目前我们也正在着手规划建设智能物流园,未来将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拣货、发货等流程。
陈青青:近些年公司投入大量成本,进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车间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逐步提高,例如尼龙纤维部的单丝车间,是目前厂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车间,已实现“黑灯工厂”作业模式,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产品质量也得到提升。同时,数智化的提升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企业在研发方向、研发方式不断创新,不仅企业内部团队进行研发,也通过了与高校产学研的合作方式,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王俊宏:10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在面料、纱线等供应链环节进行改革,建设面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实验室等,这些投入当时在业内是很少有人做的,因为都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无法立即见效,为企业带来利润。但从今天来看,这是正确的事情,不仅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优化了生产成本,最终生产出好的产品反馈给市场。
拓展全球化市场 展现中国制造自信
主持人:开拓海外市场是不少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企业如何抢滩海外市场?
王俊宏:目前我们已经在布局出海,首站瞄准了东南亚地区,预计明年就会有店铺展示出来。选择出海,是我们品牌展现中国自信、国货自信的一种表现。接下来我们也将会持续注重企业的创新,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努力把利郎品牌,把我们的国潮文化带到海外,带到全世界。
陈青青:从“打造世界民族品牌”的目标出发,浔兴在国内分别建有福建、上海、天津、东莞、成都等五大生产基地。在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推动全球渗透的国际化市场战略,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直接出口也有间接出口,伴随着国际品牌客户越来越多,企业的业务也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展,努力实现“百年浔兴,世界品牌”的愿景。
柯永远:作为世界足球装备领军品牌,从创立至今,公司致力于资源整合,布局全球,赞助了英超、西甲、西乙共30多支世界顶级俱乐部及女超、中甲、中乙等国内职业俱乐部,为专业运动员打造高品质运动装备,同时也是校园足球、业余比赛等足球领域的合作伙伴。近年来,卡尔美不止深耕足球领域,同时也成为篮球、排球、网球、自行车、马拉松等多个领域赛事的全域合作伙伴,助力世界体育事业发展。
本期主持:魏晓芳
嘉宾名片:
记者手记
用创新把握今天
赢得明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
记者在深入企业文化馆、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采访后,不由感慨:企业的发展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近年来,在技术、需求、政策等因素共同驱动下,不少企业一方面提高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企业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跨界融合,收获了新动能、打开了新市场。
在与部分本地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坚定做实业,从大局出发的战略眼光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多了一份笃定和从容,他们的信心与掌舵是企业闯荡市场大浪的“定心丸”。
(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