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头是一个地名,位于老家德化县省道203线边上。
虽叫黑石头,但那里其实是由大片田地和一座小山组成。小山虽不高,但山上树木成林,植被葳蕤。田里也是四季常青,乡亲们在这里播种各种蔬菜,春季种的是菠菜、卷心菜、韭菜和油菜,夏秋时节除了种丝瓜、苦瓜、佛手瓜、茄子和四季豆,包括我家在内的不少地里,还种着我最爱的地瓜。冬天种的蔬菜也不少,有白菜、白萝卜、莴苣和芥菜,也有土豆和山药。山药在本地被叫做“淮山”,无论是做成淮山羹,或是淮山瘦肉粥、淮山粉蒸肉,都是让人一想到就口水直流的特色美食。
我最初听说“黑石头”这个名字,是在幼儿时期,那时母亲还在世。我刚开始蹒跚学步时,每次去黑石头,都得经过一条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母亲怕我跌倒,总是背着我前行。担心我乱跑,母亲还经常驮着我在田地里种菜、摘菜。后来我学会走路了,她才牵着我的小手一起踏过泥泞的田地,也是那时她跟我说脚下踩过的黑色土地,叫做“黑石头”,我便记下了这个特别的地名。儿时的我时常站在黑石头的田埂上,一边玩一边望着母亲在田里忙碌的身影。后来第一次读《悯农》这首诗,我还感叹诗中所描述的画面既形象又生动,因为那就是母亲在黑石头的田地里真实劳作的场景。
黑石头不仅有田地和小山,也藏着无数的小动物,在这里能遇到蚯蚓、蛐蛐、青蛙、蚂蚱、田鼠、水蛇和水蛭,还能瞧见不时停在树上、电线杆上的麻雀。在小时候的我眼中,它们和黑石头的山野、田地以及流水一样充满吸引力,总能让我盼着出门,只要听说母亲要去黑石头,我就雀跃不已。那些在黑石头肆意玩耍的日子,也在我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母亲在我八岁那年离开了人间。那些与她有关的时间、人物和地点,都成了我儿时回忆的重要片段。除了已拆迁多年的老屋,母亲过去经常带我去的黑石头,就变成我记忆深处最重要的一个地点,它早已成为一个我缅怀母亲的重要场所,因为那里的田地、土壤和农作物,对我来说,似乎都还氤氲着母亲的气息。
母亲不在了,我家在黑石头的田地便渐渐荒废了。迄今过去二十余年,家里再也没人于田地里种过一株菜苗或一棵秧苗。但就算是这样,黑石头在我心中,始终是熟悉且亲切的存在,就像我至亲至爱的母亲一样。
不过我与黑石头的缘分并未结束。多年前因为厦沙高速公路的设计规划,老家的老厝拆迁了,黑石头也变为拆迁安置的地块。后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位于黑石头的安置房建成完工,我们一家人便搬进了那里的新房子。
记得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间新房,如今,她的这个梦想也在黑石头实现了,我想这或许是母亲最愿意看到的一幕。
时光荏苒,岁月像牛拉的铁箍木轮大车一样缓缓前行,而我与黑石头的缘分,仍在续写,不曾停歇。